观音菩萨是怎么修成的?杨柳净瓶是怎么来的?

中国早就有“家家念弥陀,户户供观音”的习俗,很多人只知道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有求必应,但是她是怎么修成的,手里的杨柳净瓶是怎么来的,都并不清楚。现在我们就来说说。

修慈悲喜舍成就观世音菩萨正如法师说,根据佛典记载,观音主要是作了四件事情,“慈悲喜舍”,也名"四无量心",才成为了大家顶礼膜拜的观世音菩萨。

《涅槃经•梵行品》中载: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也就是,给予众生快乐、幸福;感同身受为其拔除痛苦;随喜善事以促成;舍弃怨亲分别和身命。为什么菩萨会如此大慈大悲?因为太爱众生的缘故。于奉献中生欢喜而义无反顾,历无量劫无有疲倦。如此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虽然我们现在作不到,理解不了。但是,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用于家庭生活中,随着对家人的慈悲,慢慢扩大后就能理解了。

杨柳净瓶源于古印度的习俗经典版《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手里托着一个宝瓶,瓶内插有杨柳,可以济世救人,无所不能。严格意义上讲,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军持,是古代僧人的标配。《大唐西域记》载,它是古印度时期云游僧人盛水洗手的用具。顾名思义,净瓶的净字,代表着干净和整洁。随着造像的历史变化,慢慢的才变为一种法器。而且也不再用于饮用,只是盛水器。

那么,杨柳又代表什么呢?南怀瑾老师通过对印度佛教的了解,提出杨柳枝是古印度修行者刷牙的工具。在古印度,修行人饭后常用咀嚼杨柳枝来漱口,以此清洁口气。后来经过各种民间、小说等演变就成了法器,用以去除秽气。《西游记》中就有观音菩萨用杨柳枝将龙王的灵魂赶出,还用杨柳枝收了小白龙,把它变成了白马。

对于这些我们只要略知一二就好,最主要的还是要了解观世音菩萨是怎么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因为,一个人如果能够成就菩萨位了,我想任何东西在手中都可以变成威力无边的法器。这也就是心能转境的效用。杨柳与净瓶相结合,更体现了观世音菩萨的一个清凉之意,化去众生烦恼之火。所以,一切的法器无非都是表法而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