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破的校园,最穷的老师,却是那时最好的大学!堪称教育界奇迹!

西南联大很牛,这是世界公认的,美国大学教授伊瑟雷尔提起联大就说:“这所大学的遗产属于全人类!”存在仅仅8年的联大,拥有国家级的大师300多位,他们大多是文学、化学、物理界鼎鼎有名的人物。

然而有大师还不是最牛的地方,能够在战乱频繁的清苦环境中“创造”出大师才是联大真正厉害之处!8年里,联大毕业生3882名,其中,获得诺奖者2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8人,还有171个院士和100多个人文大师。

换而言之,在联大毕业的3882名学生中,后来都成了各自所涉足领域的权威人物或奠基人。再通俗一点说,就是这300位大师亲手栽培了3882棵小树苗,最终,它们都长成了参天大树!

西南联大校门

物质最贫乏时,最显气节

——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方就不再和平稳定,日军铁蹄所到之处,战火连天。为了逃离战乱也为了保存文化血脉,北大、清华、南开三大高校一起南迁。起先落脚长沙,建长沙临时大学。可是没等师生到齐,轰炸机就在空中嘶鸣了,师生们又被炮火驱赶着迁徙到了中国西南方的昆明。

从长沙牵往昆明时,临时大学兵分三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其中两路有船代步,不至于太过劳累。而从贵州穿过的那路则纯粹是步行,师生们翻山越岭,走了68天、走了3600里路才抵达昆明。

因为这次西迁的性质接近于逃难,所以根本没时间做足准备,师生们也只带着随身物品,一路上还有土匪的劫掠,地方势力的刁难,在路上的师生们常常食不果腹,苦不堪言。不过路途虽苦,教书、学习仍未间断。

西迁三条路线

被炮火追赶的“文化长征”

——

著名诗人穆旦从长沙出发时,买了一本英文小字典,他边走边读,背熟一张撕一张,抵达昆明时,字典背熟了,也撕光了;

地质学家袁复礼则没错过这次“旅行”的机会,他带着学生边走边进行地质考察;

北大曾昭抡教授(曾国藩的侄曾孙)和大家同行,也不抄近路,获得赞赏,“颇具曾文正公脚踏实地,实干苦干的遗风”。

这次大规模的迁徙虽困难重重,却也彰显了三校师生刚毅卓绝的高尚品德,还为中国文化保存了一股精英血脉。后人称这次迁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退让、隐忍、逃难是退而求其次,避开日军正盛的锋芒,保存实力,为后来的绝地反击储蓄力量。

联大“步行团”抵达昆明

建在民房、土墙和茅屋中的校园

——

三校师生抵达昆明后的第6天,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成立,从此开启了一段育德育人的佳话。可师生们初来乍到,又一贫如洗,没教室、没寝室、没设备、没经费……有的是什么?——大师和学子。

没教室,就租借民房上课;缺校舍,就请人建。只是当时经济拮据,校长梅贻琦作为大师们的领队,首先请来著名的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因,为联大建了土墙茅草房,暂时安置学生。

经费短缺,梅校长就拿自己开刀,为了挣外快给教师们补贴生活,他辞退司机、卖掉汽车,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他妻子韩咏华也跟着“遭殃”,为了生活,要去街上摆摊卖米糕。

校长起了个头,其他大师(教授)怎么做的?物理系教授吴大猷妻子生病,没钱请医生,他只好穿成乞丐的样子去菜市场捡骨头为妻子熬汤;华罗庚住的房子被日军轰炸后,他租了一个牛圈上的楼棚,牛喜欢在柱子上蹭痒,从此,他们一家人过上了风雨飘摇的生活。

一目了然,西装革履的是清华教授,穿长袍的北大教授

君子穷而不改其节,君子如此,教授亦然。中国文人历来清高,联大的清苦生活并不能动摇他们,贫贱不能移,方显教授本色。环境越是艰苦,越要刚毅坚卓,越要坚定信念。

所以,即使日军飞机在昆明的天空飞来飞去轰炸不断,联大的课程也没停过。狂狷教授刘文典说,“我宁愿被日机炸死,也不能缺课”;为了租到便宜的房子,教授们住得离学校越来越远,有的上课要走10里路,但大师们风骨依旧,从不迟到。

何谓气节,此为气节。为人师表者,在各个方面都要为学子作出榜样,这也是无形中对“师者”的要求。求学不怕苦,文人气节不能丢,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恩就要报……所以,当孔祥熙拨十万大洋给联大改善条件时,联大全体师生投票,一致同意将这笔钱捐给昆明人民,以报收留之恩。

联大学子

联大,教授最大,教授最小(年轻)

——

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认为一个大学品质的好坏,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只要教授的风骨正,学子们想歪都歪不了,想学坏门都没有。

在联大,教授没一点架子,平易近人,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只要言之有据,顶撞教授也能获得教授的赏识;毕业论文不按教授引导的方向写也能获得高分;

有时候还能看到许多戏剧性的故事,如一次,华罗庚和七八个学生争论,拿着粉笔在黑板上验证自己的说法,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争论越来越激烈,忽然下课铃响起,华罗庚便说,“吃午餐去,我请客!”如此率真任性的教授,给我来一打。

梅校长、钱钟书、闻一多

让大师去创造大师

——

西南联大的成功在于它平等、自由、育德、育人。一所学校,说它拥有多少大师是虚的,做不出成绩,“大师”也变“小师”。没有学术的自由,没有教授们的倾力倾心,联大也不成为联大。

所以梅贻琦校长的唯才是举、任人唯闲不可或缺;300位教授各展己长,倾力倾心地教学不可或缺;保持着学校的尊严,不受强权干涉的独立不可或缺;学术自由,立言立德无问西东的精神追求不可或缺……西南联大之所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原因在此。

联大一角

西南联大这所破敝、贫困、连年受轰炸的学校,在短短的8年里,像一块磁铁一样,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位大师;在这8年,大师们培育的人才又比清华、北大、南开大学30年培养的人才总和还多,这不算教育界的奇迹,什么才能算?

所以说联大的成功不在于它拥有多少位大师,而在于大师们又把自己的多少学生培养成了大师!“用大师培养大师”,在这点上,西南联大交出了满分答卷——从联大毕业的学生共3882名,这些学生后来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各自领域的权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