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土匪出身的张作霖是个大老粗 进来看看等着被打脸吧!

民间一直有个传说啊,说:张作霖一次出席宴会,大帅威风凛凛,日本人心中大为不快,想起张作霖大字不认识几个,当场拿出宣纸笔墨要张作霖题字。张作霖不推辞,大笔一挥写下虎字,落款:张作霖手黑。秘书小声对张作霖说“大帅,你墨字少个土成黑字了。”张作霖大声说:“放屁,对日本人就是寸土不给!”那么问题来了,大帅的字究竟写的如何呢?

这是一份张大帅在担任东三省巡阅使期间写下的公文批示,只有一个超凡脱俗的“中”字,而不是通常的“同意”或是“可以”。有木有闻到浓浓的乡土气息?

1915年,兴京(今辽宁新宾)一位名叫善璞的军官充大头,出面给人调解矛盾,结果矛盾没化解,自己反而因此惹上是非被撤职。这哥们可能在地方上做过些好事,有点口碑,一个叫王宝山的甲长就联合10个村的甲长,写上访信找张作霖为善璞喊冤。

甲长上访直接找到张作霖,这在当时不合规矩,上访信之类的诉讼文书也应有保人并粘贴印花。

1916年1月22日,奉天督军署接到这份上访信后,秘书长袁金铠批写:“来呈系邮递无保条,又未贴印花照章不理”。张大帅阅后觉得袁金铠处理得当,于是乎批示仨字:不理对。

乍一看,炳哥没弄明白这个“不理对”是什么意思。联系到上下语境,才释然。处理公文不落“俗套”,大帅就是这样汉子!

张作霖出身草莽没文化,当了大官倒也不装x,自认是个“大老粗”。后来官越当越大,写批示、题词不可避免,为了少出洋相,张作霖开始下工夫练习写字。

我们来看看不同时期张大帅的书法,体会一下那种草莽大帅萌哒哒的气息。

从这幅来看,张大帅凭这一手已经成功跻身文化人行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