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陨落的4位将星,若不牺牲,可能会是2位上将,2位大将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总共包括3个师,每个师2个旅,每个旅2个团,另外还有115师一个独立团,八路军总部一个特务团,加起来4万多人。我们知道八路军是红军缩编之后的编制,师长,旅长,团长基本都是以前红军的军团长,军长,师长级别的,因此改编后八路军的师长就相当于国军的司令级别的,旅长,团长就相当于国军的军长,师长级别的。

而且最原始的八路军3个师,都是红军中的精锐和骨干,大部分都是经历过长征,身经百战的将帅和士兵。所以每一个人的牺牲对于八路军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但是有战斗就有牺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八路军陨落的4颗将星,悍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应该永远被记住):2位团长,1位副旅长,1位副参谋长,他们若不牺牲,可能会是2位上将,2位大将,也就是说最差都是上将。

第一位将星:陈锦秀,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陈锦秀于1931年参加红军,曾经担任红15军团73师和75师的师长。参加了红军的长征,战功卓著。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他担任红军的主力团团长。

1938年,陈锦秀带领部队伏击日军,在河北平山温塘镇附近与日军血战。就在即将全歼日寇的关键时刻,日军援军突然赶到,陈锦秀猝不及防,指挥部被日军的炮弹击中,他和一营长刘国清等5人壮烈殉国。如果陈锦秀不牺牲,以他的战功和资历应该会是上将。

第二位将星:叶成焕,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于1929年参加革命,是红四方面军著名的一员悍将。

1938年,八路军在长乐村截住日军的队伍,实施包围,就在快要全歼日军的时候,由于国军打援不利,放进了日军的几千援军,导致战事瞬间逆转,八路军被迫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叶成焕在日军的疯狂炮火中不幸中弹牺牲。叶成焕若活着,以他的资历可能也会是上将。

第三位将星:周建屏,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周建屏乃是红军的元老级人物,身经百战,戎马30年,负伤7处。他是红军第10军的创始人。

1909年周建屏入云南讲武堂,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随后入黄埔军校学习。之后又参加了北伐,1930年任红10军军长,1933年任红十一军军长等,1937年红军改编后直接被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1938年因为与日军激烈战斗,旧伤复发而牺牲。以周建屏的战功和资历很有可能会是大将。

第四位将星: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也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对于他的英雄事迹几乎人人皆知,不再累述。以他的资历和职位,如果不牺牲,极大的可能会是大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