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陆军海军间不和到什么程度?陆军想用航母还得自己造

按理说,一个国家的陆军和海军间应该互帮互助,共同战斗才对。但是二战时的日本海军和陆军却完全不是,能不互相帮助就算了,彼此间还充满了斗争。为何日本的海军和陆军间的关系如此奇葩呢?这还要从明治维新说起。

明治维新后,日本海军的基础来自萨摩藩,陆军来自长州藩,这两个藩之间的矛盾就扩大到了海陆军身上。在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海军和陆军也开始争夺军费、工业物资、权利等方面,互不相让。日本海陆军无法统一指挥,他们不仅是作战目的不一样,就连兵工建设也是各玩各的。比如日本陆军中有“船舶兵”,他们就开启了陆军建造航母的情况,日本海军也曾自己造坦克。

早在1932年,日本陆军就决定建造大型登陆母舰,专门用来运输大量陆军部队,还要求具有一定的战斗机搭载能力。仅仅两年后,日本陆军就造出了一艘登陆母舰“神州丸”。能搭载2300名步兵,58艘运输艇,以及12架飞机。但是飞行甲板建造的不理想,无法发挥出航空能力。

1940年,日本陆军决定下血本造一艘“航空母舰”。又是两年后,“秋津丸”号轻型航母被造了出来。结果由于陆军没有会海洋飞行的飞行员,“秋津丸”号仅参加过进攻荷属东印度的作战,之后就沦为飞机运输船。

1944年,“秋津丸”号又变成一艘士兵运输舰,载着2567名士兵前往马尼拉。船上还装了104艘的自杀船只,也就是说,日本陆军的航母在此时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火药桶”。“秋津丸”号在路途中遇到了美军潜艇,遭鱼雷命中左舷后部的弹药库位置,连带引爆了甲板上的大量自杀船只,“秋津丸”号几分钟就消失在了海面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