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中他是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全才与天才,一首小诗尽显才华

他是北宋的文坛领袖,诗词书画无不独领风骚,他是读书人的全民偶像。公元1037年,他出生于四川眉山,他曾经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历史上的“最高分”,拥有了“全民偶像”的殊荣;他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坛领袖,也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既写诗填词做文章,也挥汗弯腰种过田;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是一代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轼

他是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全才与天才在诗歌领域,苏轼与弟子黄庭坚并称 “苏黄”,被公认为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词的领域,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被公认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与代表作家;在散文的领域,与自己的老师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宋代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人们评价他们的散文风格是:“欧文如潮,苏文如海”;在书法的领域,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名列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在绘画领域,他是宋代“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擅长画枯木、怪石、墨竹;在学术思想领域,他是宋代三大学派关学、洛学、蜀学中蜀学的代表人物;此外,苏轼在史学领域也颇有创见。

文学艺术领域成就

​苏轼的这个特点,在唐宋八大家当中具有唯一性,在古代众多的文学艺术家当中,也极为罕见。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辙、苏洵、曾巩、王安石这七个人,在文学以外都有所长,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像苏轼那样全面占有文学艺术的几乎各个领域,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苏轼为我们留下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四千八百多篇文章,数量、质量均居北宋著名作家之首。他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六岁,如果从二十岁算起,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创作如此之多的作品、精品,真是一个奇迹。宋神宗虽然不满苏轼的反对变法,将他贬往黄州,但还是深深折服于苏轼的文学艺术才华。这充分说明苏轼在北宋文坛的崇高地位。苏轼的文学艺术才华,在当时的外国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苏轼的好朋友张舜民奉旨出使辽国,在辽国的馆驿中,看到墙壁上刻有苏轼的诗作《老人行》。来到书店里,也看到有苏轼的诗集在售卖。张舜民非常感慨,题诗云:“谁题佳句到幽都,逢著胡儿向大苏。”

士林领袖

苏轼以“士林领袖”的身份带动了北宋文坛的风起云涌,他是士林的领袖,文人的领袖,这个可不是所有的天才和人才都能够有的地位。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改革变法的领袖,他当过宰相,但反对他的人太多了,他成不了精神领袖。欧阳修他不但当过副宰相,算是政治上的领袖,同时他领袖群伦,是文坛的盟主,但是欧阳修他在民间的影响力不够。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领袖,但是在政治上他们影响力很弱。苏洵、苏辙、曾巩从来没有获得过士林领袖这样的地位。

人人倾服的士林领袖苏轼在政治上影响力大。他曾在中央与地方长期担任行政首长,中央如吏部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地方如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登州知州、杭州知州、颍州知州、扬州知州、定州知州。在北宋朝的党派斗争中,他又是“蜀党”的领袖。综合这两方面来看,他算是一个政治领袖。但这不是苏轼领袖的主要内涵,在北宋,苏轼主要是一位杰出的士林领袖,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

人文领袖

他门下有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最杰出的有七十二位。苏轼教授、教导过的弟子肯定很多,但是真正为大家公认的最有水准的还是这四学士与六君子。这个组合,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与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声气相投,更重要的是四学士、六君子仰慕苏轼的道德品行、人格修养与立身为政的原则,他们愿意凝聚在苏轼的周围,成为一个君子的组合、道德的组合、文学的组合。六君子当中,黄庭坚、陈师道擅长诗歌,是北宋诗歌巨匠;秦观是一代词宗,并擅长散文;晁补之擅长诗词;张耒擅长诗歌、散文;李廌擅长散文,他们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士。北宋的文坛与文人群体,因为有了这个组合而光芒四射。四学士与六君子,也成为后代文人向往的理想化的文人群体。其文采风流冠古绝今,不论是脍炙人口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浪淘沙》还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水调歌头》都让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的一首写庐山。我们知道写庐山的诗足见其非凡之处。前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这样写: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在前人基础上再去庐山,还能写得比这更好吗?不可能。什么叫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苏轼就不会按照他这个套路再去写了,他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庐山瀑布

苏轼不写瀑布,不写“生紫烟”,写的是对庐山的人生的感悟。读李白的诗,你激情澎湃,激动得不行,浑身发热。读苏轼的诗,你会陷入到沉思当中,会把你变得更加成熟,会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写庐山这两首诗都是唐代和宋代最大的两位诗人,最著名的两位诗人,写出了两个时代风格和时代性格的不同,唐代是一个青春勃发的时代,而宋代是一个成熟而富于思考的时代。这样才是原创诗人,以前从来没人这么写过,从这角度没写过,而李白这么写了,你不能再按着他的路数来,那这就是苏东坡心中的庐山。

天才加全才,苏轼确实有这样的资格赢得人们的青睐,然而仅仅拥有才情和魅力恐怕是不够的,平和与道德的力量才能够成为感召天下读书人的利器,苏轼在这方面恰恰是当仁不让。围绕在苏轼身边,活跃着一批著作等身、闻名天下的文化精英,苏轼以“士林领袖”的身份带动了北宋文坛的风起云涌。

还有哪些我们熟知的诗词,撩拨了你我的心弦呢?不妨我们共同品味体会一番!欢迎品评探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