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含冤入狱后,为何狱卒说他愧对“忠臣”这个名号

一代忠臣岳飞,迄今为止仍会被大家所传颂的。岳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他后背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而他赤胆忠心,用其一生来实践这四个字。岳飞在金人眼中如同战神般无法被打败,岳家军对战金人时,也所向披靡。

所以岳飞就成了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打又打不过,招降更是不可能的,于是金人收买的宋高宗的宠臣秦桧。秦桧一直给宋高宗灌输岳飞功高盖主后,便会自立为王的思想,宋高宗也是忠奸不分的人,连下十二道金牌逼岳飞速回。岳飞纠结于抗击金人还是听命于国家,最终他选择了后者。而小编要详细叙述的便是他回国后被关押入狱的事情。

岳飞一生忠于自己的信念,也是铁铮铮的好汉,无论秦桧怎么威逼利诱,他都不肯承认莫须有的罪名,让他最终在罪名状上画押的却是一名无名小卒。

岳飞抗金事迹早已流传于整个国家,看守他的狱卒也不例外,这个小狱卒可以说是岳飞的铁杆粉丝了,但态度却在不多长的时间里发生转变了。岳飞也感受到了狱卒态度的变化,便问其缘故,狱卒说,你其实是愧对忠臣这个名号,真正的忠臣会让皇上明白自己的忠心,而不是让皇上对你产生猜忌。你现在已经得不到皇帝的信任了,你已经无法全心全意地效忠于皇帝了,也就是无法做到一个忠臣的本分。现在皇帝不杀你,那么日后矛盾也会越来越大,可能你也会在他人的劝说下成了真正的反臣了。

岳飞听完这一番话后,明白并非自己不是不够忠心,而是无法让皇帝感受到。即使很早就明白这一点,结局也不会改变太多吧,自己仍然会不顾一切去抗金,宋高宗也仍然会听信小人之言,给自己降罪的。想到这,岳飞也就释然了,在罪名状上画押了,饱含无奈而死。

岳飞因狱卒的一番话而死是流传于民间的一个故事,在史书上并无记载,但是这样的解释也是最能说通岳飞是怎么被加害并主动认罪的。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首,是抗金事业的中流砥柱,他善用谋略,智商很高,但却整天喊着奸臣当道,忽略了与大臣与皇帝搞好关系,导致朝中大多数人都对他很反感。三人成虎,不够明智的皇帝也对他十分忌惮。但是岳飞是一股清流,怎么会迎合他人呢,所以,岳飞死也有其必然性的结果,很难更改。

所以说岳飞死于耿直并不恰当,岳飞是死于不屈的气节。不愿同流合污,趋炎附势的他宁愿失去生命,也要精忠报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