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G-44的问世直接导致现代步枪的到来,从此自动步枪改变了战场

在一战期间,作战双方主要以阵地战为主。因此,机枪就成了守卫阵地的大杀器,一台机枪常常可以封锁一个连的进攻,而步兵们展开进攻时最怕的也是听到“哒哒哒”的机枪扫射声。为了突破堑壕,德国人开创了新的战术——突击,随这种战术一同出现的就是9mm手枪弹的冲锋枪。

但是到了二战,冲锋枪很快便不够用了。当时,大多数国家装备的冲锋枪射程不超过150米,在地势开阔的大平原或者伴随机械化部队作战时,150米根本连最基本的需要都无法满足。从冲锋枪的150米到步枪的500米,中间有一个火力空档,这时候,一款新型武器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德国军工很快意识到轻兵器火力搭配的问题,并且设计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采取中间威力弹的步枪。由于这种子弹比一般的步枪子弹要小,所以它的枪杆便比一般的步枪(比如98K等)要短上三分之一,而射速却赶上了一般的冲锋枪。虽然它的射程不如普通的步枪,仅有400余米,但是足够弥补冲锋枪和步枪之间的火力空档。精度方面,在400米射程内,它的精度绝不输于任何一款步枪和卡宾枪。这款步枪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STG-44。

虽然,这款步枪设计思路很先进,但是却有很大的问题。当时的德国已经陷入僵持作战,资源逐渐吃紧,但这款步枪的高射速势必会浪费很多子弹,这对于当时主要把钢铁用于制造坦克的德国来说是极大的浪费。吝啬的德国高层甚至一度想停止这款步枪的制造,在许多一线将领的坚持下,STG步枪才保住了一命,并且进入德军服役。

在东线,德军的STG-44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苏军一线已经普遍配备了波波沙,一线精锐之师甚至还装备有SVT步枪,近中程火力十分强。STG-44的到来大大改变了德军这方面的劣势。不过,由于STG-44出现太晚,而且产量不够,因此它并不能完全扭转败局,这也是这把步枪所留下的遗憾。

STG-44的问世直接导致了现代步枪的到来。在此之后自动步枪就改变了现代战场,大量的高射速武器把控了战局,火力投送密度变大,这些都可以归于STG-44的中间型威力弹的功劳。

不过,这种步枪也有自身的缺点——射程太近,这也体现在后来的历次战役里。在阿富汗,苏联人装备的与STG-44师出同门的AKM系列步枪在近中程火力的确很强,但是却无法覆盖在远程上 ,而游击队手中拿着的老式英式步枪无论是在精确度还是射程方面都要远远超过AKM系列,这让苏军对于阿富汗游击队的游击战法头疼不已。出于无奈,在远程作战时,他们只好用机枪和榴弹进行火力压制,来消灭零散的步枪手,这种做法也被后来的许多军队所学习。一物降一物,轻武器没有好坏的区分,只有搭配得当,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实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