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罗斯福和丘吉尔秘密会谈发布《大西洋宪章》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停泊于加拿大新西兰的军舰上进行秘密会谈后发布《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于1941年8月14日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

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内的美国的重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3日两国首脑在“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后甲板上进行了《大西洋宪章》的签字仪式,14日正式公布。

该文件全文共8条,宣布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同时表明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大西洋宪章》的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

《大西洋宪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战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发表如此明确的声明,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是个沉重的打击。

同时大西洋宪章不仅标志英、美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的政治联盟,而且也是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在丘吉尔从其海上会面返回后不久,1941年9月,在伦敦召开了讨论大西洋宪章的同盟国会议。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挪威和“自由法国”参加了会议。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已成为这些国家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

苏联政府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促进反法西斯联盟进一步加强,发表声明,赞同宪章的基本原则,同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尽快地解放被希特勒奴役的各国人民,在战后必须消灭法西斯。中国共产党1941年8月19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最近国际事件的声明》中指出,联合宣言表示了英美打倒法西斯主义的决心,有利于苏联,有利于英美,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全中国人民都欢迎宣言。同时又指出宣言未提日本之名,第4条暗示可与日本通商及供应原料,第7条暗示允许日本移民,仍在企图拉拢现状维持派,表示其愿与日本妥协的一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