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和织女本是两颗小星星,如何发展为恋人到夫妻的曲折故事

再有几天,就是七月七,传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因为牛郎织女这个动人的爱情传说,现在,中国人往往把七夕当作中国的情人节。大家都热热闹闹的过情人节,都知道情人节是因为牛郎和织女,但是对于情人节的起源,却鲜有人知。牛郎和织女本来是两个星座名称,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恋人,夫妻的呢?

一、《诗经》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追根溯源,那是孔子在他编纂的《诗经》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一则珍贵的史料:“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有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这是《诗经.小雅.大东》里的诗句。

浩瀚的银河啊,就像一个明镜映照星星,看那织女星姑娘,活泼好动,在银河里蹦蹦跳跳,犹如织女穿梭繁忙,白忙一场她也没有织出锦缎?牵牛星也是满身银光,但徒有“牵牛”虚名,不能驾驭牛车的车厢!再看那东方的启明星,西方的有长庚星,还有天毕星排队列行;然而,它们久久斜挂天空谁也没派上用场!在《诗经》中,织女、牵牛只是银河中的两个星座名称,他们之间还没有男女关系。

二、牛郎织女发展成恋人东汉时期创作的《古诗十九首》,其中有一首诗《迢迢牵牛星》,诗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钎钎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这首诗中,牵牛、织女已经发展成了一对缠绵的恋人。

三、牛郎织女发展成夫妻在关于牛郎、织女是为夫妇的记载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皇帝萧衍的长子萧统(公元501~531)编纂的《文选》,里面有一篇《洛神赋》,是战国时期宋玉所写:“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在《洛神赋》中,牛郎织女已经发展为夫妻,并提出了二人在七夕相会的说法。

小结:综上,中国情人节源于孔子,一开始只是两颗小星星,最后发展成了恋人、到夫妻,谱写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

/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