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淄川曾设“四门四桥” 还有般阳书院和城隍庙

城淄川图

淄川,古名般阳,夏商为青州之域,秦属齐郡,因治所位于般水之阳,自西汉设立得名般阳县。般阳县城曾设“四门四桥”,四门各有其名,东曰迎仙;南曰迎熏;西曰迎清;北曰迎恩;四门之外,各建一古桥,东关桥谓迎仙桥;南关桥谓灵虹桥;西关桥谓六龙桥;北关桥谓济川桥。

灵虹桥

灵虹桥位于现在的留仙湖公园,跨越般阳河。明清时期,淄川至博山的驿道由此桥通过。六龙桥位于淄川西关,它的前身是孝感桥,地处由淄川县西去省府、南达博山、北去张店的三通路口上,当时即有“喉道”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六龙桥

六龙桥的始建年代无从考证。万历四十三年(1615),淄川知县王时和重建石桥。建成后的石桥“长虹驾水,雕阑如画,屹屹乎巨观矣”。当年,淄川高中6名举人,知县王时和在桥上设宴款待他们,故称“六龙桥”。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赵锡仁任淄川知县。他捐出自己的俸禄,主持修建并将桥面改为石板,蒲松龄还撰写了《募建西关桥序》。这次重修是在被洪水冲毁两次,并经过一次复修后进行的,也是工程量最大的一次。

淄川城内直通四门主街道有三条

一条是贯穿全城东西大街(现在的城里大街),分三段,分别为进士坊街(后俗称东街);十字街(后俗称中街);城隍庙街(后俗称西街)。

老照片

城隍庙街,顾名思义,这里有座古典建筑“城隍庙”。原庙内是铜铸神像供世人瞻仰,清顺治十四年毁于火,至清康熙二十五年重修塑神。城隍庙正门威严肃立,一对石狮雄踞两旁;层层台阶肃然直上,高台殿堂神威壮丽。每到城隍爷出巡的节日,旗罗伞盖、仪仗排列,鼓乐吹打,热闹非凡。民国十八年(1929)城隍庙改为淄川县立初级中学,解放后成为淄博市第四中学。

淄博四中

另两条是南北向主大街。自县前东街之通南城门,此街名为“泮宫街”,后俗称(南街);自学前穿东西大街“十”字路口之通北城门,名为“绣豸(zhì)坊街”,后俗称通济街(取通往北关济川桥之意)。

曾经的中街

在淄川古城中心“十”字街路口,矗立着一座独具特色的、能供四面观瞻的“四牌坊”,又名“四牌楼”。

由此,还形成了淄川地区一条街特有的歇后语,称作“四牌楼不叫四牌楼一一城心(诚心,方言,即被认为是故意地意思)。”

四牌坊为木结构,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东西匾曰“恩荣”,北曰“宰相”,南曰“桂林”。嘉靖二十八与崇祯十三年及清乾隆十九年、三十七年皆重修补。

其上,东列历科进士,南列名宦乡贤,西列历科乡举,北列历代人物及忠臣、孝子。

据考证,明清时期,建造四牌坊法的规定,只有文武官员科举齐全的府、县,才能建造如此规模的牌坊。

据《淄博文物与考古》一文中载:“明代淄川进士三十一人,举人九十六人,武科、武职十六人。清代淄川进士四十六人,举人一百三十七人,武科、武职五十八人”。因当年淄川在京文武官员齐全,为祖国建功立业显著,故圣恩建造四牌坊永念。

明代熹宗皇帝还亲笔写下“恩荣”二字赏赐淄川。从此,“恩荣” 二字铭刻于“四牌坊”上端东西牌匾中。上端北向匾中名为“宰相”,南为“桂林”,中间大匾中铭记着淄川历代功臣等名录。

此外,淄川城里纵横交错的各街道路口,矗立着造型各异的十九座石牌坊。

贯穿全城东西大街,排列石坊十一座;

直通南门大街排列石坊三座,直通北门大街排列石坊三座;

城里“般阳书院”(现区政府大院)东西两巷路口各排列石坊一座。

淄川城里座座威武传神的牌坊,用料宏大,造型优美,雕刻精细;每坊上端均有浮雕花鸟,云朵图案;每坊中间四周均有浮雕石龙、石凤、花草、云朵图案;每坊下层四周均配有石狮装饰。

据考证,当年淄川建造石坊的石料,来源于淄川东南二十里许大山中(今渭头河一带),当时古人采用滚木托运方法将巨石运于淄川。

雕刻加工后建坊成顶时,采用填土堆的方法筑成坊顶。

气派非凡的牌坊群,大都系明清两代本县名门望族、功名显赫者所立,在牌坊中流传着不少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典故。

北门的“迎恩坊”,传说是明代天启四年,在京为官者张至发所建。

张至发系淄川人,历任玉田县知县,云南道御史,大理寺寺丞,刑部右侍郎,大学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后任丞相数年。

老城淄川

每逢来山东巡视,都亲临淄川探望乡亲,并召集地方官员在“迎恩坊”下传圣旨,从此,“迎恩坊”处成了淄川文武官员迎接“圣旨龙恩”的地方,故名“迎恩坊”。

明清两代建于淄川古城这些气派非凡的牌坊群,座座构造精巧,雕工细致,威武传神,是山东古典石坊建筑中的代表作,也是淄川人民弘扬中华石文化的重要标志,又是淄川工匠们的一大创举。这充分证明淄川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

根据淄川区历史素材整合报道,不合适的地方请指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