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的“伍”字由来,源于管仲治国,更多重要文字沿用至今

队伍的“伍”字由来,源于管仲治国,更多重要文字沿用至今

欢迎来到匹诺曹的春秋小屋,关注小编,每天给您带来历史小故事。春秋这段历史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其中鲍叔牙和管仲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管仲这个人,看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又是怎么帮助齐桓公治理齐国,使得齐桓公能够称霸春秋的呢?

管仲的前半生其实也是充满了坎坷的。据说他年轻的时候曾经与好朋友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因为自己的家里贫穷,好朋友鲍叔牙经常将所得的分红多分给他一半,本来是好朋友的好心,可是在外人看来管仲却是一个贪图钱财的人。管仲一直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也曾今上阵杀敌,可是到了战场,自己就想着家中还有老母,自己要是战死了,就没人抚养自己的母亲了。所以打仗总是退缩在后,不敢奋勇向前,这也让外界认为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而且管仲做过几次小官,均被辞退。给鲍叔牙做过几次谋划,也是越来越糟。所以外界都觉得他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

可是鲍叔牙最了解他,作为齐桓公的师傅,辅佐齐桓公登上齐国国君之后极力推荐管仲作为齐国的相国。因为他知道管仲是一个大孝、大忠、大贤、大才之人。只有他能帮助齐国在春秋各个诸侯国之间脱颖而出,称霸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管仲的成功是因为鲍叔牙的知遇推举。所以管仲曾给众人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管仲成为齐国的相国之后,和齐桓公畅谈治国之道,展望齐国霸业,齐桓公大为欣喜。管仲认为,要想让一个国家富强,首先就得让人民富强。这和以前新君上任就要和农民征收税赋不同,管仲觉得,只有人民富裕了,人民的生活过好了,国家就自然的可以强大起来,所以所有的政策都是顺应民意的。这是管仲从观察老鼠偷吃粮食总结来的。他看到曾经看到在穷苦百姓的家里,老鼠总是窜来窜去的,一片乱糟糟。可是当有一天他看到国库粮仓里的老鼠时,这里的老鼠因为有吃不完的粮食,所以偷吃也是悠然自得的。所以他就总结出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和这个的富有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管仲还给齐国百姓分好了阶级而且分别治理,分开居住。主要是实行“四民分业”,分别是士、农、工、商四个阶级。主要发展农、工、商三业,以此来支撑国家的发展。他还给这四个阶级规定住的地方,其中让士、工、商三民居住国都这样做生意方便,打造工业集中。农民则居于郊野,四个阶级的百姓分业定居,各归所属,各兴其业,而且父子相袭,世代相传,安居乐业。而且为了照顾到人数最多的农民,他还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对农业实行“相地而衰征”(《国语齐语》),也就是根据土地的肥瘠,分级征税,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土地也最大限度的得到利用。此外他还根据齐国沿海的地理优势,提倡发展渔盐生产,并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这样全国上下全民发展,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所以中国的阶级划分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管仲的另一个重大治国方璐就是“作内政而寄军令”(《国语;齐语》),也就是调整国家的行政组织,他把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结合起来,让兵民结合,不再是直接从民众之间肆意的征兵。他首先把国都分成二十一个乡,其中工和商分为六乡,士分为十五乡。每个乡内又分级管理,其中五家为一轨(相当于一个小组),十轨为一里(相当于一个村),四里为一个连,十个连为一乡,每个级各设一官长治理。另外郊野的农民则三十家为一邑,十邑为一卒,十卒为一乡,三乡为一县,十县为一属。 这样的话就把所有的人都有序的规划好了,管仲再把军事编制隐于行政编制之中,他让每轨出五人为一伍(伍就是这样产生的,沿用至今),每里就有五十人组成一小戎,每连就会有二百人组成一卒,每乡就有二千人组成一旅,每五乡就有万人组成了一军,再有由各级行政长官担任同级军事长官。这种寓兵于民、兵民结合的措施,使得卒伍之间“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大家经常的一起劳作,一起训练,彼此非常熟悉。这样管仲就以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迅速增强了齐国的军备实力。从这里大家也可以看出管仲的这些治国方略和规划是不是在现在也能找到影子呢?

管仲真的是一个治国奇才,他的种种治国方略不仅仅是治理好了齐国,他的治国思想更是流传千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雄才大略其实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定要做真实的自己,不管是听到什么流言蜚语,或者是诽谤猜测,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能跟着别人的话语来做自己的决定。如果管仲受不了众人的留言说自己贪图钱财,那么自己的家里就要受到饥荒。如果鲍叔牙听了众人的说辞,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而不举荐管仲,那么齐国就不回发展的如此强盛。如果齐桓公听信谣言说管仲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而不重用管仲的话,那么中国将不会有详细的治国规划流传千年。好了小伙伴们,今天就把管仲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对管仲有什么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