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本与爱情无关?七夕和爱情其实历经千年才“走到一起”

又是一年"七夕",又是一个撒狗粮的日子,肯定在朋友圈上晒礼物、晒红包的不少。如果你没有另一半,可以研究下七夕节的起源,其实七夕和爱情本没有关系。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其实七夕起源的非常早,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是因为星象、物候而起源的,因此开始只是作为一个节令。在明代《物源》一书中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说明楚怀王当时已经把七夕作为一个重要日子,可见起源要早于楚怀王。

从这时候开始,关于七夕的记载就不断,在东晋《西京杂记》中记载了汉朝时过七夕的场景: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中时,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爱连'。" 还有记载:"汉丝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于襟褸。"

后来,七夕这个节日就从宫中传到了民间,也按照宫中的方式,在这一天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增长纺织技艺等等,因此就有了"乞巧节"的名称。再加上在古代都是年轻少女纺织绣花,这似乎是她们的节日,因此又有了"少女节"的名称。

从这些记载中丝毫没有看出七夕和爱情有什么关系,在此之后又过了几百年,七夕才和爱情沾边。

大家都知道,七夕节之所以和爱情有关,主要是牛郎织女的关系,但实际上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也非常早。早在周朝末年就开始了对牛郎织女二星的歌咏,后经春秋战国,再由汉初至魏晋南北朝这几百年后,他们也才在七月七日相会。而这时的七夕已经是规模不小的节日了。从此之后,七夕除了"乞巧"的内涵才开始有了爱情的因素。

在古代,七夕"乞巧"活动十分的丰富,包括穿针引线、祭星乞巧、制作各类精致食物等等。如今的七夕虽然再难重拾古代传统的风致,但成为了"中国情人节"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