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梁家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1969年1月,消除种族歧视的公约正式生效;1969年4月,中共九大在京召开;1969年11月,美国宇宙飞船第二次登月……这些对后人影响甚深的大事,被历史学家载入史册,供后人评判。同样是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带着两只棕箱,乘坐知青专列,于冬日的滚滚黄尘中,一路颠簸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对全国1700万青年学生而言,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离开城市走向农村只是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程。而这支迁移大军中的精明后生习近平却用七年的插队岁月,带领群众埋头苦干,打地坝,兴办缝纫社、铁业社、代销店等,愣是改变了梁家河村贫困落后的破旧面貌。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

从北京到梁家河,习近平从城市走向农村,更要适应从学生到农民的改变,在没有大型机械的年代里,近平与乡亲们一起承担着强度非常大的体力劳动:掏地、掏粪、耕地、锄地、收割、担粮,近平丝毫没有书生架子,干活从不“撒奸儿”。

初到梁家河,近平尚且不满15岁,却强迫自己努力适应环境融入环境,成功将自己蜕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跟乡亲们一起做所有农民该做的“营生”。我以为,这是一种大无畏的“实干”精神,也是我们正在逐渐退化的品质。常言道:我们的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出我们精神面貌的镜子。我们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将这种实干的精神真正落实在实际中,不拒绝不推诿,不论脏活累活,都能欣然接受认真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13亿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试想:若是13亿中华儿女个个都成了实干家,我们还愁国不强吗?

打小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影响的习近平,在进行农民化实践的进程中,同样没有忘记读书和修身,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在看,别人睡觉时他仍然在看,《岳飞传》、《喻世明言》、《战争与和平》、《浮士德》……遨游在书海,他获得了成长更丰富了精神世界。多年后,习近平在演讲中仍能脱口而出,用《浮士德》中的人物“墨菲斯托”回击西方社会的“中国威胁论”试想,若是没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他又怎能做到脱口而出?

仅在梁家河的七年里,他便读了几大箱书籍,涵盖古今中外诗书礼仪,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又有怎样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淀呢?我们又可曾以“读书、修身”为己任?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今,我们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将青年习近平勤学苦读的品质践行在实际生活中,如此,才可在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他说,我就是一个农民。在梁家河的岁月中,他勇敢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与村民打成一片。因为根系群众,所以他出谋划策,打甜水井、筑淤地坝、建铁业社……每一个行动,皆是造福群众的好项目,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推动了小村庄的蒸蒸日上。甚至在离开梁家河的四十年后仍然穿过千山万水,把牵挂带给父老乡亲。

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烈士追悼会发表讲演,精辟概括出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少年来,无数党员干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如今,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不乏存在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和乱纪行为。我以为,为人民服务就是根系群众,我们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工作,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他来的那年春节,乡亲们纷纷离开家门加入了外出讨饭的人流,以这种为难的方式度过饥荒。他走的那个十月,村民吃上了饱饭,甚至开始习字看书。他用七年的时间,让一个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又带领13亿中华儿女,昂首阔步走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道上。我们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学习青年习近平“实干、勤学、根系群众”的伟大情怀,并把它们真正诠释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若是人人都为全面决胜小康奉献一分力量,我们何愁不能进入小康社会呢?

文字:延川县人民检察院 吕帅

编辑:延川县人民检察院 刘 涛

(注:图片来源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