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弑君?一座明朝古墓的发现,解开这困扰几百年的谜团

郑成功是明末抗清名将,还是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但是在此之前,郑成功还有段别样的过往,他曾作为弑君的罪臣。那么,郑成功到底有怎样的过往故事,让他罪臣的标签钉在历史柱上好几百年呢?

在历史上,有段这样的记载。说郑成功在金门时,对朱以海怠慢不恭。而朱以海便将离开去南澳,郑成功却命人在途中将其船沉入海中,害死了朱以海。这个朱以海就是朱元璋第十世孙,原本作为皇家子弟,可惜偏偏撞上几近国破家亡,患难上颠沛流离的生活。当年,清兵南下山东以后,朱以海死里逃生至浙江。那时候,浙江各地区反清情绪高昂,那些明朝旧臣们需要一个皇室子孙举起大旗。于是,大臣们就选择了朱以海,在绍兴举荐他当上监国。虽说朱以海肩负起抗清旗帜,但他即位后奢靡荒淫,任用皇亲国戚上也极为腐败,更不能有效利用当地的兵力和财力来抗清。

早在1642年,朱以海还未出任监国,朱聿键就已经在福建称帝。更加荒唐离谱的是,大敌清军当前,这两人却争夺着所谓的正统地位,将大把精力花费在内耗上,并不能集中精力对付清朝。就这样,两人处在自相残杀的同时,清军趁机俘虏了朱聿键。而朱以海逃至福建,那些原本依附朱聿键的旧臣们,大多则是更改门户归顺朱以海。但是原本为朱聿键手下的大将,郑成功却不在其列。然而,此后南明小朝廷内斗仍是致命弱点,遂逐渐被清兵打得落花流水。而割据一方的郑成功,对朱以海和朱聿键内斗争权,严重削弱抗清力量而甚是不满,便在朱以海求救支援下袖手旁观。就此,朱以海频频失败,也与郑成功结下仇。

最终,朱以海败退至逃无可逃,只能迫于无奈之下前去寻求郑成功庇护。虽然两人不和,但是郑成功作为大明臣子,还是将朱以海安置在了金门。诡异的是,朱以海的记载也就此结束,直到清朝自行补充后半段故事,让郑成功背锅几百年。1959年,金门岛上的农民在炸石时,意外之下炸出一座古墓,这座古墓就是朱以海的。通过石碑的记载“鲁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这几百年的谜团得以露出真相,郑成功的冤情也得以洗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