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贴身厨师

1895年10月,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兴中会在广州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一边向海外侨胞宣传革命,一边为革命筹款。那时,因清廷与外国势力内外勾结,孙中山的处境十分危险,随时都有被捕的可能。在这危急关头,有一位叫区玉的船员厨师向孙中山伸出了援手,使之度过了危机,并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孙中山

区玉,今广州市黄埔区双沙村人,生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比孙中山小3岁。区玉出生于一位穷苦农民家庭,幼年只读过两年私塾,15岁时便跟着姨父离乡去到香港谋生,在外轮上当徒工。区玉由于勤奋好学,不仅学得一口流利的英、法、日、马来西亚等国的语言,并掌握了一门精湛娴熟的西莱烹饪技术,成为一名颇有名气的西餐厨师。有一年,区玉随船航行至伦敦,适逢英皇加冕大典,由于区玉做的西餐得到英皇室的赏识,竟获奖金一百英镑。从此,他在外轮上的华人西餐厨师中名噪一时。

由于革命的需要,孙中山经常坐船奔波于香港、日本、美国檀香山等地。一次偶然的机会,孙中山遇上了区玉,异国逢乡里,倍感亲切。由于区玉一向深得船上华人船员的敬重,在区玉的号召下,船员们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孙中山,他们把孙中山化装成船员,为孙中山送水送食。孙中山亦趁机向区玉和众华人船员宣传革命救国的道理,致力推翻满清政府统治。区玉他们对革命极表拥护,不仅无微不至地照顾孙中山的生活起居,而且还利用外轮航行的方便,协助运送弹药,筹款支持革命。

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

1905年8月23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总理。区玉经常出入日本神户、横滨等地,常与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接触。在孙中山的启发指导下,区玉也加入了同盟会,并经孙中山同意,在船上成立了一个叫“联义社”的组织,以支持国内革命工作。

1918年5月,孙中山辞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职务后,离开广州赴上海。为免受军阀吴佩孚的谋害,革命党人欲找一可靠之人担任孙中山的贴身厨师。经孙中山同意,决定由区玉来担当此一重任。从此区玉便离船上岸,结束了他34年的航海生涯,回到祖国来到上海,做了孙中山的专职厨师。这时,区玉年已四十有九了。

区玉决定把他的烹饪技艺无私地奉献出来为革命领袖服务。为了防备军阀的加害,区玉除每顿安排孙中山夫妇吃得好外,还时刻不离左右,对烹饪好的各种食物,区玉总是先自己尝尝,确保其无毒后,始奉于孙中山夫妇面前,真正起到了一个不带枪的警卫作用。一次,吴佩孚的手下以白银五百两贿赂区玉,要区玉下毒于食物之中,谋害孙中山,被区玉严词拒绝。区玉的忠贞深得孙中山的信赖,他们的患难情谊日见深厚。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区玉亦随其左右,照料起居,每天除为孙中山夫妇烹饪外,遇上孙中山外出赴宴,区玉必随同前往,小心谨慎地照顾着孙中山的饮食安全,可谓尽职尽责。1922年7月,由于广州长洲海军司令温树德受陈炯明贿赂而叛变,长洲炮台失守,孙中山的座舰永丰舰受各叛军炮轰。此项事件中,孙中山在永丰舰上整整呆了55天,区玉均未离左右。可谓患难情深。

为了争取国家的和平统一,1924年11月,孙中山不顾身染重病,决定赴北京,与段祺瑞进行南北和谈。区玉因年岁渐老,体弱多病,抵御不了北方的寒冷气候,决定不随孙中山北上。但他为孙中山安排了最后一次会餐。临别时,孙中山为区玉亲书了“博爱”二字的条幅,以作纪念,并嘱区玉无论以后环境多么恶劣,也不要把它卖了。

孙中山北上后,对区玉的工作作了优厚的安置,他嘱宋子文安排区玉到财政厅税务处工作,后又请粤汉铁路局局长李仙根安排区玉到铁路工作。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噩耗传来,区玉悲痛异常。1931年10月,广州兴建中山纪念堂,当局命区玉兼任监工,建成后,区玉又当上了管理员。有一年,蒋介石到广州中山纪念堂开会,开会期间戒备森严,警卫人员不知区玉为此处管理员,不予进内。后为蒋看见,示意警卫人员请区玉进来。会后,蒋还到值班室与区玉叙谈。言谈中,得知区玉身体多病,家人多,经济拮据,即答应帮助,令随从以后每月汇给区玉一百元大洋。

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后,区玉携家眷四处避难,生活极为困顿。时宋庆龄经广州赴香港,便着人传话叫区玉一同去港。患难真情,溢于言表。区玉因年老体弱,家眷众多,难以同行,只有委婉而辞。1943年农历正月,区玉重病失医去世,享年75岁。

作者:熊水龙

编辑:王富聪 田萌

文史e家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