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如若没被康熙误杀,清朝的军事将得到提升,也不会有后来侵略

康熙的功绩一直被后人称赞不绝,擒鳌拜、平三番、收台湾、三战准格尔,这些功绩足以让康熙成为千古一帝,而康熙朝也大力发展经济,使得民众经济条件得到很大提升,国泰安宁的的太平景象。但是作为一朝之君,天下都是他说了算,皇帝也是人,难免就会有疏忽。所以康熙也曾错杀一位人才,此人若是不死,康熙之后的军事力量肯定是世界名利前茅。也不至于晚清被人压迫到那种程度。

康熙年间全世界都在走快速通道,快速发展着本国的军事和科技。当时在清朝有叫戴梓的年轻人,此人天资聪慧,擅长各种机械研究,很快就成了熟练的工匠。清朝最初的火炮手枪都是出自去他的手里,康熙攻打吴三桂,康熙最大的底气就是依靠了火炮来赢得这场战争。但乘胜而归之后康熙对戴梓的功绩不以为然,随意赏了个小职位就打发了。

起初的戴梓以为一辈子可能就只能这样了,没什么出头之日。可是后来峰回路转,戴梓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这段时间曾有一位荷兰使者来拜会清朝的康熙皇帝,荷兰人就在康熙爷面前显摆他们荷兰制造的鸟枪,可是康熙看了威力之后觉得,这玩意大清没有啊,这不是在人家使臣面前丢脸了嘛。于是康熙机智的说:给我些时日我大清有人才能制造出比你更厉害的武器。于是把戴梓找来了,戴梓把武器一一拆卸之后,加以时日自己居然真的造出了鸟枪,想必荷兰制造的,威力更强、射程更远、精度更准。戴梓没辜负众望,也没给康熙丢脸,自己也得到康熙的赏识,之后又更多的资源来研究新的武器,不久之后在火炮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威力更强的大红袍。清朝的军事力量一下提升了一个档次。

但是好景不长,洋教士南怀仁的来到清朝也有些时日了,对戴梓一直龇牙咧嘴,因为戴梓的存在伤害到了南怀仁利益。只要戴梓一直为武器更新换代,那他们的洋货就没有用武之地,也就在康熙眼里得不到什么利益。所以他们收集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戴梓身上,而康熙当时也不知道权衡什么,居然把戴梓给办了,也没怎么严查此事,就定罪把戴梓流放至边疆。此后的戴梓一身本领无地用武,导致后来年纪轻轻就抱憾而终!

一代军事天才就此陨落,甚是可悲。如若他没亡,大清的军事力量在康熙之后也许不会走下滑的趋势,而百年之后也许洋人们也不可能在中国的国土上如此的肆无忌惮。当时如果晚清有能力自保,一切的结局也许都会不一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