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15岁参军,21岁成红军军团长,22岁牺牲,如活到建国必是大将

现在人们一说到红军大多会想到“老”字,毕竟红军时期活到现在的老战士们至少近百岁了。但当年的红军们可不老,1955年被授衔的中将们长征时平均才23岁,而这些人当时都是领导,可想而知底层的战士岁数才多大了。在这群朝气蓬勃的战士中诞生了许多极其年轻的天才将帅,如1938年22岁就成为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的萧华;23岁当军长,25岁当红1军团军团长的林帅;22岁成为红7军团参谋长的粟裕。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位和他们相比毫不逊色,他15岁参加秋收起义,21岁成为红7军军团长,他就是天才少年将军寻淮洲。

一般来说奇人总是有些奇象的,像那些帝王出生就是满室红光或像刘备一样双臂过膝。寻淮洲却没有,他的家境十分贫寒,因为从小营养不良所以寻淮洲4岁的时候比平常儿童小了很多,甚至还不能走路。成长在这样艰难的家庭中,大多数人日后多是为了温饱而碌碌一生,有些更会因为从小吃尽穷苦而为了富贵不择手段,只有极少数人物经过艰难生活的锻炼而立下大志改变社会,寻淮洲就是这样的人。他13岁时曾经写过一篇作文叫《现在的我》,在作文里他说道:“我们现在是小学生,将来要成大国民。故从现在起,就要发奋读书,学业上进,竭力锻炼,增强体魄,提高见识,胸怀大志,将来干一番事业,不负国望,死而足矣!”这和总理的“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立下大志向后只要敢实践能坚持的人多半会有大作为,1926年北伐军来到寻淮洲的家乡湖南浏阳,14岁的寻淮洲积极加入各种进步组织反帝反封建。1927年第一次国共分裂后,寻淮洲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我党,15岁的他便参加了秋收起义然后上井冈山。这1年多的战斗里寻淮洲不惧生死每次战斗都无比勇猛,很快就从一个小兵升为团长,1928年16岁的他加入我党。第一次反围剿时,在围歼国军18师的战斗中寻淮洲作为100团团长带领将士作为左翼的主攻力量立下大功,战后他的团长变成师长,这一年他18岁。第四次反围剿时寻淮洲不断获胜,先是1933年7月29日歼灭国军1个团,9月18号更是将国军精锐的“铁军团”全灭。当年12月,寻淮洲成为红7军团军团长并入选中央委员。

一颗将星即将冉冉升起,如给他足够的时间成长,他必然能在日后的抗战中大放异彩,震撼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但世上的事不如意的十之八九,当时的我党还在执行冒进的军事策略,红7军团奉命从江西转战闽浙皖赣边,他一路率部攻占多个城镇甚至差点打下福州。但以当时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条件下进行攻坚战是十分错误的,红7军团连续作战又没有根据地进行补偿,人员武器弹药损失巨大。当时的寻淮洲早就看出错误,不过他向中央建议留下来打游击战的申请被拒绝了,于是他只能继续听从命令战斗,但即使这样他还是受到了批评和降职,1934年11月他从红7军团军团长变成红10军团师长。

1934年,红10军团遭到国军20万人围剿,当时的红10军团不但兵力少武器差,而且12月14日在谭家桥战斗中军团长的指挥出现了大错。当时的战斗中一个叫乌泥关的制高点极其重要,如不攻取全军有覆没之险,危急时刻作为师长的寻淮洲带领将士猛攻想将制高点夺回。但在战斗中寻淮洲腹部中枪重伤,战斗失败,全军只有粟裕带领的800人冲出重围。此前寻淮洲早已受伤无数,但他都挺了过来,只是这次幸运之神没有再次降临,12月16日寻淮洲去世。红1军团的军团长林总后来是元帅,红3军团的军团长彭老总也是元帅,21岁就成为红7军团军团长又是伟人嫡系的寻淮洲如果能活到抗日不知道能饱饮多少日军鲜血,如能活到解放后至少一个大将是少不了的,真是可惜了。想想霍去病23岁去世,寻淮洲22岁,两人都是英年早逝,两人都是天生将才,他们人生虽短,却光耀百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