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元帅少上战场,却在三个关键时刻扭转历史

叶剑英,广东省梅县人,从小立志参加革命,所以当孙中山组织驱逐桂系军阀战争时,叶剑英毅然跟随孙中山的步伐,投身于革命事业中,早期在孙中山身边时,叶剑英立下不少功劳,数次确保了孙中山的人身安全,也保住了革命的火种和方向。

叶剑英后来成为开国元帅,但在革命过程中,他却很少上战场的,叶剑英元帅几乎都没有带兵打仗,但他能评上元帅的军衔,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同时也证明叶元帅在革命过程中的贡献,叶剑英一生曾有三次重要的出手,改变了历史的命运走向。

1924年,孙中山筹办黄埔军校,当时叶剑英被委以重任,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发展出过不少力,当时蒋介石当任黄埔军校校长,对叶剑英也非常器重,不过1927年4月12日,叶剑英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看不惯,便离开了了蒋介石集团。

据叶剑英后来回忆,当时叶剑英做蒋系集团做师长,每个月有两三万元收入,只要干两三年就能成百万富翁了,如果单单是为了个人利益,跟着蒋介石赶,升官发财是肯定可以的,但叶剑英还是毅然离开了,这是叶剑英元帅第一次关键时刻的出手选择。

1935年,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实力逐渐增加,这时候内部出现紧急情况,有人企图委派陈昌浩率军南下,这将直接导致红军分裂,叶剑英得知消息后,立马截住了一封密电,然后把密电交到毛主席手上,这才终于力挽狂澜,拯救了革命队伍。

后来毛主席回忆说道:“剑英同志在关键时刻是立了大功的,他救了组织,救了红军,也救了我们这些人。”这是叶剑英元帅第二次关键时刻出手,改变了历史的发展,他第三次出手是在1976年。

1976年,许多革命先辈都已经逝世,当时叶剑英在组织内部资历算是很老的,关键时刻叶剑英元帅出面,终于稳住了局面,责无旁贷的协助华,后来又推出邓,才有了后来的改革开放,才有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才有了如今中国的快速发展。

叶剑英元帅虽然很少上战场,但他刚柔相济深通兵法,总能在关键时刻明于决断,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许多贡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