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校官领章的德国元帅、因经常说希特勒“坏话”被罢官的冯里布

对二战题材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点开我的主页,这里有你想了解的二战德国资料,本文是介绍历史知识,绝非宣言纳粹,请大家了解历史,认清法西斯的罪恶。

二战德国的元帅当中,有两位比较独特的人物,他们的元帅制服经常给人以“乱搭配、不规范”的感觉,因为他们的衣领上配戴的不是元帅那鲜红的矢车菊领章,而是一战时期的校官领章,让人非常奇怪。其实这源于普鲁士军队的一种传统--荣誉团长,既授予高级将领曾经服役过的某步兵团名誉团长称号,而获得名誉团长称号的将军们也以此为荣,所以佩戴着一战时期校官领章,把它当做一种情怀和荣誉,德国总统兴登堡也曾是荣誉团长,二战时期德国元帅里的荣誉团长就有龙德施泰特和威廉.里布。

威廉.里布1876年9月生于一个平民家庭,年轻时曾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一战爆发后作为参谋军官参战,因他出色的表现,不仅被授予功勋勋章,而且还获得了骑士的贵族封号,1916年6月,他的名字改为威廉.冯.里布骑士,靠自己的功勋赢得贵族头衔,他算是真正的“贵一代”。

一战后里布继续服役,至1929年时,他晋升为陆军少将,他与龙德施泰特、博克一样,都是在1930年前就晋升为将军,在二战爆发后又晋升为元帅的军官。

里布是一位颇具军事才华又遵循传统的普鲁士军人,他对希特勒及纳粹党毫无兴趣,甚至持反对态度,他不仅反对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在战略上,他的指导思想是防御,对希特勒征服欧洲的计划也持反对态度,这使希特勒对他非常不满,认为他是冥顽不化的老古董,于是在1938年2月勒令他辞职。

但是,希特勒对外扩张的军事行动又离不开像里布这样的高级军事人才,于是在当年7月,里布又被召回,担任第12集团军司令,后参与了德国吞并苏台德区的行动。

当希特勒进攻西线的“黄色方案”出台时,里布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希特勒的野心会将德国带入灾难的深渊,加上他的儿子在波兰阵亡,让他既悲痛又愤怒,在各种场合表达出对希特勒的不满,甚至鼓动龙德施泰特和博克一起阻止纳粹的侵略计划,但毫无效果。

里布、龙德施泰特、博克这三位德军元老级统帅,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都是在二十年代就晋升为将军的老普鲁士军人,德国进攻西线、进攻苏联,担任三路集团军群总司令的就是他们三个老搭档,可谓二战初期德军统帅“铁三角”。

法国投降后,里布被晋升为元帅,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里布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沿波罗的海一线向列宁格勒进攻,后来的德军元帅屈希勒、布施此时是他的下属,北方集团军群在波罗的海地区俘虏苏军30万人,并在9月初完成对列林格勒的包围。

北方集团军群兵力较弱,面对数倍于自己的苏军顽强的抵抗,亦无法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在整个冬季都呈胶着拉锯态势,这让里布与希特勒之间相互生怨,希特勒认为里布作战不力,里布认为希特勒瞎指挥,最终结果是里布于1942年1月被解除职务,由屈希勒接替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职务。

里布元帅的反纳粹态度很明显,他曾在各种场合及日记信件中流露出这种情绪,口无遮拦的说希特勒的“坏话”,当然这些行为躲不过盖世太保的眼睛,他们监视里布甚至检查他的书信,这也是里布被免职的重要因素。但作为一名传统军官,他有很强的荣誉感,虽然不认同希特勒的主张,可对希特勒的侵略行动必须绝对服从,认真执行,这或许就是类似里布、博克这样纯粹军人的悲哀和矛盾之处。

1945年5月,退休的里布元帅被盟军逮捕,对他进行多项指控,但法庭调查发现,里布反纳粹态度鲜明,从未犯过战争罪行,不仅没参与过迫害犹太人,也拒绝执行希特勒就地处决被俘苏军政委的命令,1948年10月里布被以“传达希特勒罪恶命令”的罪名判处三年徒刑,因拘押已超过三年,宣判后既获得释放。

获释后里布平静的渡过了自己的晚年,1956年4月29日去世,终年80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