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最多的两个朝代:第一个毋庸置疑,第二个存在很大争议

世人无不想活得更久,甚至幻想追求长生不老,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也想一直延续下去,永远不会走向灭亡。但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够不死,也没有朝代可以躲过覆灭的劫难。无论一个王朝有过怎样的辉煌,却也打破不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魔咒,最长的周朝也不过八百年历史。

如果把天下比作一艘巨轮,古代的皇帝则是掌舵人或船长,行驶在没有边际的历史长河之中,期间会遇到无数惊涛骇浪,巨轮的命运和终点,与皇帝本身才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昏庸的帝王,会把巨轮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胡亥、杨广无不如此,明君却相反,能将巨轮带到更广阔、更平静的地方。

不考虑特殊情况,一个王朝出现的明君越多,延续的时间就相对越长,昏君越多亡的越快。秦始皇之前的六位秦国国君,都称得上明君,《过秦论》中的“奋六世之余烈”,一语道破秦国笑到最后的原因,但当时的秦国只是诸侯国之一,不可单独列为一个朝代。

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开始,直至清朝灭亡,哪个朝代的明君数量最多呢?一共有两个,即西汉和清朝,它们分别涌现出那些明君呢?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作为西汉政权的开创者,刘邦虽然有诛杀功臣之污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配得上明君的称号,没有他就不会有大汉几百年基业。刘邦的长子刘盈,各方面表现的也不错,且怀有一颗仁慈之人,奈何刘盈寿命太短,母亲吕雉又牢牢掌控朝政,不给他发挥的空间,否则肯定有一番作为。

紧接着就要说到文帝和景帝,父子二人都相当有能力,开创的文景之治,将大汉国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汉武帝利用爷爷和父亲留下的丰厚家底,对外开疆拓土,不再通过和亲手段对匈奴示好,而是以压倒性优势,把匈奴的威胁消除,一雪先祖刘邦被困白登山之耻。

不少人认为,自从汉武帝之后,西汉就没有诞生过明君了,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熟悉汉朝历史的朋友应该清楚,汉昭帝刘弗陵和汉宣帝刘病已,他俩绝对能在明君排行榜中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汉宣帝时期,西域各国彻底臣服于大汉。所以说,西汉是明君辈出的王朝,一点毛病都没有,绝对是毋庸置疑。

再来分析一下清朝,在十二位帝王当中(算上入关之前的两个),哪些可以被称作明君呢?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以及雍正这四位,估计没多大问题,而顺治和乾隆二人,就有很大的水分和争议了,顺治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乾隆早年还算不错,但晚年就不行了。你觉得清朝明君数量,能够与西汉相提并论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