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与墨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第一人,墨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重要代表人物,他们二人都为我国的古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下二者对教育方面的生平贡献。

孔子的教学实践结果丰盛,据说有三千弟子,其中精通六艺留下姓名的就有七十二弟子,而在他的有名的弟子中可以说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有,比如子路,是著名的军事家,冉有是有名的政治家,子贡是古代商圣级别的人物,曾皙曾参父子是著名的孔学的继承人,颜回是以德行著称的君子,包括孔子的儿子孔鲤、孙子孔伋都有各自著名事例流传于世;我们说衡量一位教育家的伟大最重要就是从其教育成果着眼,培养出伟大人物的教育家是最成功的教育家,孔子的成就的著名于世也在于此。比如其开创的儒家学派能成为古代主流学术思想,原因之一也在于其教育成就的支持。正如西方希腊三哲能够成为影响西方思想最主要的角色,原因也在于都培养了伟大的学生出来。

孔子活跃于春秋后期,是最早兴起私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据说他曾经师从过几位老师,但他的老师们已经无据可考,而且影响力也有限,因此在早期从事私学教育的人物里首屈一指的就是孔子。在当时全国仅一千多万人口,孔子所带学生就有大约三千多人,也就是相当于平均每三千多人就有一人是孔子亲授的学生,更不用说他的弟子们所带的学生了。其办学规模是空前的,也助推私学发展到第一个高峰期。他在收学徒的过程中的标准采取的是著名的有教无类,即只看学生是不是可教之才而不看其出身,因此他的学生基础迅速扩大到平民阶层,虽然还不能打破奴隶制度深入到奴隶阶层,但在古代已经是一大突破了。

他的另外的对教育的一大创举,是提倡启发教学和因材施教,他的弟子们能出现各行业的精英,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开发其独立思考和个性潜能的本领。

而其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主要依然以奴隶社会的主要科目六艺为主,他的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人因精通六艺而留名于世。因为孔子核心思想是推崇恢复古礼,所以对礼制的推崇达到极致,另外还为恢复古礼特编写了一套六部新式教材:诗书礼乐春秋易经,合称六经,作为六艺之外的教授内容。关于孔子的主要言论和观点都集中在千古名著《论语》中,这个作品是孔子弟子收集整理的,是后世教育者不得不常翻常阅的经典作品。

孔子迄今已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他开创的系列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尤其在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的确立方面功不可没,使我国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我们身为教育者当以至圣先师为自己的楷模和榜样,为后世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力量。

墨子其人,非常像从现代穿越过去的人,证据一是其出身没落贵族,但是据传家境还可以,然而其立场始终代表广大中下层手工业者,所以其授徒范围极广,并且他开创的墨家乃是一个由中下层手工业者和农民组成的组织纪律非常严密严格的团体,这样看来可以说非常像现代的某政党性质的组织。其证据之二,是政治主张叫做兼爱非攻,兼爱即兼相爱,意即无差别的爱,相当于现代意义的博爱,非攻就是不要主动侵略、发起战争,相当于现代意义的和平理念,所以两个主张可以概括为博爱、和平,非常符合当代的主流价值观,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时代可以说是非常超前了。证据之三是他的治学内容往往强调实用技术即科技知识,代表作《墨子》中有一个重要篇目叫《墨经》,里面收录了可以说当时的最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其中有些内容现在看来都是很新奇和有创见的,比如杠杆原理、小孔成像、光的衍射等等,这是墨子和墨家的一大特色,专攻科技方向,与其他诸子百家主攻人文方向形成鲜明对比;还有就是特别重视逻辑思维,墨子所推崇的三种学习途径:亲知闻知说知中尤其以说知为其特色,也就是通过推理获取知识,也可以说是非常符合当代治学方法的部分。

最符合当下潮流的墨子,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影响力深远的一代巨匠,在他的伟大全能的人格感召下,再加上他的授徒范围极广,阶级基础很好,因此墨家的势力迅速壮大,甚至远在波斯的留学生都不远万里师从墨子。他和他的学派在当时可以说是唯一可以与如日中天的儒家并驾齐驱的学派,被当时世人并称为非儒即墨。

墨子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贡献之一即提出的著名的三种学习途径,其中以亲知为最常用的途径,即通过身体力行获取知识,闻知即通过书本或他人经验间接获取知识,说知是其最有特色的部分,即通过推理获取知识。他主张的推理与惠施、公孙龙的名家不同,后者是以梳理逻辑本身为主,而墨子乃是以逻辑为推导手段作为获取知识的方法,更加侧重实用方向。

另外墨子还首次明确提出量力性原则,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主张遵循人的现有基础而进行教学。还有就是从人性论方面提出人性素丝说,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与近代洛克的白板说不谋而合。强调后天教养对人的改造作用。

墨子对古代教育做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虽然墨家在后世消亡,但其思想依然影响至今无可取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