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走麦城, 廖化突围后本可找他接应, 可惜出了这个意外

三国时期有很多英雄人物,这些人在乱世之中,为自己的雄心壮志而努力奋斗。在这个强者至上的年代,很多英雄人物就死在了战争中,其中有很多人就死的让人觉得很可惜,关羽也是这里面的一员。当时关羽判断错误的形式,导致自己永远的留在了麦城。

刘备占领益州之后,就自己做了汉中王,又趁着局势赶走了曹操,正在得意的时候,却没想到问题出在关羽这里。刘备派关羽去攻打樊城,当时关羽利用天气形式,占领了樊城,但是他太过得意,不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这才有了后面的败走麦城。

关羽刚占领樊城,曹操就想了个招数想要夺回樊城。当时关羽把大部分的人马都调到了樊城,这个时候的荆州防备很弱。曹操就想借助这个局势,挑拨孙权去抢夺荆州,只要关羽一走,樊城就会回到曹操的手中。

当时孙权有意和刘备交好,本来想和关羽结成亲家,但是没想到关羽不承这个情,还辱骂了孙权。孙权一怒之下就听从了曹操的建议,派陆逊去顶替吕蒙的位置,关羽没有判断出来这只是一个借口,反而把大部分的人马调动来攻打陆逊。这样一来,荆州就被孙权夺走了。

荆州失去之后,关羽得知了这个消息,立马就派兵队赶回去守荆州。而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得到了人心,军队的士气也很高,把关羽打的一直后退。最终关羽退到了麦城这里,被孙权抓走了,但是他不愿意投降,最终被杀死了。

在这场战争中,关羽有三次可以逃跑的机会:第一次是刚知道荆州被人偷袭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回荆州的路上,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第三次是在麦城的时候,被包围之后不选择自己突围,而让廖化代替自己。这三次很好的逃跑计划都被关羽放弃了,最终自己死在了麦城,这一点就让人觉得很奇怪。

关羽是蜀国的大将,他不愿意违背自己以前的英雄形象,坦白的说就是自尊心在作祟。关羽知道孙权是有备而来的,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决定去抢回荆州,就是想给刘备一个交代,也给世人一个交代。维持自己的忠义的形象。

而且关羽坚信刘备一定会支援他,但是他等到最后,刘备的援军也没有到。这一条就是因为关羽前期在战争中表现的特别好,但是到了后期失去荆州,到败走麦城,这里的时间刘备来不及准备兵力来支援。而且当时在麦城的旁边还有上庸,这里也属于蜀汉的阵营,但是却没想到意外就出在了这里。

在麦城的时候,关羽选择了让廖化突袭,这个时候廖化选择的是向上庸求救,这里离麦城是最近的,时间上也来得及。但是廖化的想法却抵不上事态的变化,他忽略了这里的是刘封在掌管。刘封跟关羽合不来,关羽之前也在刘备的面前针对过刘封,刘封怀恨在心,正好借这个机会除掉了关羽。

当时廖化知道了刘封和关羽的心思之后,选择了向成都求救,但是这时间和距离上也来不及啊。难道麦城的旁边就没有人能救关羽吗?其实当时是有这么一个人能够救关羽的,但是这个人却被廖化忽略了。

这个人就是魏延。魏延当时在镇守汉中,带兵的本领跟关羽不相上下。魏延和关羽的关系也很好,假如当时向魏延求救,魏延带领军队去营救关羽,关羽也不会死的这么可惜了,而蜀汉的命运也不会从这里转折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