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透漏出了诗仙李白的千年孤独,至今未解!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浪漫主义大诗人。他的诗飘逸洒脱、豪迈奔放,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当世无出其右者,后世难望其项背。这样一位千年一遇的诗坛奇才注定是孤独的,正所谓曲高和寡嘛。诗人的孤独感在他的诗歌中时有流露,如《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而《月下独酌》整首诗都在写孤独,全诗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首两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花好月圆,如此良夜,身边却没有一个纵论古今的知己相携相伴,真是有负好时光啊,只能独自提起一壶酒在那里自斟自饮。

二三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难道只有天上的明月才能做我的知己?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和我共饮,加上我的影子便成了三人。

四五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亮啊月亮请干了这杯酒,可它却无动于衷,只有影子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六七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即便这明月和清影也只是暂时相伴,而我终究要归于无形,孤独恐怕是永恒的,既然如此何不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呢?

八九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就在那一刹那似乎豁然开朗,不禁手舞足蹈吟诵起了诗篇,可月亮为何徘徊不前?影子为何这般凌乱?

倒数二三句,“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清醒时尚且还能一同分享欢乐,一旦沉醉就只剩下孤孤单单的我了。

最后两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若要时时相伴永远在一起,恐怕只能在浩邈的云天仙境。

回顾整首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孤独之感表现的一波三折、如泣如诉。最后一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更是把一时的的孤独上升到了永恒的孤独。可是,世间无情又岂止是月和影,花开花落、聚聚散散、成功失败等等这一切给人的孤独感又如何破解?恐怕只有上到九天,登临仙境才有可能解决。诗人被后世尊为诗仙,他已得道,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年难题,千年孤独至今未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