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邦在临死前,真的是不愿意动吕雉还是不能动呢?

汉朝虽说是“封建王朝”,但建国时的国情,却离“中央集权”差得远。刘邦弥留之时,西汉国土上有九个同姓诸侯王外加长沙王吴芮,国家体制十分松散,朝中则是一批开国战争时打出来的公侯勋贵们,皇帝的威权其实比后世封建王朝差得远。所以就连“非刘姓不能封王”这类事,刘邦都要召集各路勋贵重臣们杀白马盟誓。如此状况,套历史术语说,就是“脆弱的权力平衡”。

这样的“脆弱权力平衡”,必须是强力人物,才能稳稳压住。汉高祖刘邦当然没问题,可刘邦执政七年就过世,西汉王朝权力真空,这样的权力体制,也就成了火药桶。换成刘邦的懦弱太子汉惠帝刘盈,或是跳舞撒娇很在行的戚夫人,甚至是当时还未成年的儿子刘如意,这几位任谁独掌大权,都要把这复杂局面折腾乱。类似西晋“八王之乱”这样的战祸,基本可以想。

刘邦曾经不止一次表示要废长立幼,在朝堂上遭到了实力派大臣——主要是自己打天下的弟兄,一致反对。就连老实巴交的周勃甚至在朝堂上也公开反对刘邦废长立幼,支持吕后的儿子刘盈,刘邦只好作罢。在周勃下朝之后,吕后亲自跪谢周勃。

在中国古代讲究长幼有别,特别是原配的地位和身份是与生俱来,高人一等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刘邦称帝后,尽管最宠爱的人是戚夫人,但实际上他不敢乱动吕后,这从他想立戚夫人的女儿为太子都因为吕后联合大臣的反对而不能如愿可见一斑。

吕后尽管狠毒,但刘邦还在时,她到处装可怜,博得同情。同时,她很聪明地巴结和联合朝中重臣,得到了萧何、周勃等人的支持。这种政治幼稚的戚夫人是无法相比的。再加上吕后机警,刘邦健在,她装老实,让刘邦找不到屠杀她的理由和借口。

最终,刘邦没想到的是,他们老刘家的江山差点丧在了吕后的手中。不过,那也是吕后的唯一的儿子刘盈死后,导致她心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刘邦是真的没有想过动吕后,他若是想动,无论是谁他都能偷偷摸摸的给杀掉。

不过话说回来,刘邦这么英明的人,他肯定能想到在他死之后,吕后和戚夫人会有一战的。

但是,他从来就没有为戚夫人考虑过,他考虑的只是刘家的江山,考虑的只是他的儿子,在他生前他把刘如意交给了忠厚大臣周昌来保护。

至于戚夫人是死是活,好像给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完全可以为戚夫人下一道命令,或者嘱咐几个功臣来保护戚夫人的,但是,他并没有那么做。

所以,为了大汉的江山,刘邦是不可能去动吕后的。只要大汉江山在他们刘家的手中就行了,至于其它的,无所谓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