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卧马先生说 楚文化研究泛滥 错在荆楚文化研究考古专家们?

爆料:卧马先生说 楚文化研究泛滥 错在荆楚文化研究考古专家们?

为什么说楚文化研究泛滥?学术界楚文化专家和了解楚文化研究现状的人都知道,八百年楚国历史如一团捋还乱的一团乱麻?大的从五十里楚国丹阳地望来说说,丹阳只有一个全国居然有陕西丹江源头水说、当涂说、秭归说、枝江说、当阳说、保康说、丹淅说、老河口说等七八说;多次吓退来犯之敌的楚方城只有一个,近年来冒出了河南南阳南召、方城县、平顶山叶县、邓州市杏山、湖北省十堰竹山说、襄阳老河口多个楚方城说;楚国云梦只有一个,全国多地争说不下;伍子胥故里老河口监利县谷城县争执难定;屈原故里只有一个随着屈原文化研究的深入至2016年全国有十六个地市争夺屈原故里;鬼谷子故里更是遍及陕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全国有十几大以鬼谷子故里为名的旅游景区,连清清楚楚的天下第一县湖北沙洋的权县也被晚很多年的河南息县取代等等不胜枚举。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的齐燕韩赵魏秦六国,各国的历史地望及各国都城地,基本都是脉络清晰无太大疑问。唯独楚国从封国早期的丹阳之地、荆山楚源、楚长城、云梦猎场、郢都城址、到战国晚期的屈原故里、鬼谷子故里等等楚国重大历史地研究一片混乱,甚至近代的湖北省考古与楚文化专家苦苦寻找近70年连楚国丹阳在那儿都没有找到?

历史久远资料匮乏的原因之外,造成楚文化考古研究泛滥的具体原因何在?卧马先生多年研究认为,错在楚文化研究专家及文物考古专家们?这话听起来很伤人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真是这样吗?参看以下的分析文章。

参考:楚文化研究泛滥 错在湖北文物考古专家们?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楚国丹阳四至与谷国、绞国、鄀国、邓国、阴国邻国疆域图

纵横五千里消灭五十多个诸侯国的楚国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楚文化中心在湖北省是各界专家所共认的。由于封国之初的楚国只有五十里,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和五千里楚国江山。中国考古界包括国家文物局一直把寻找楚文化源头的考古重担放在湖北省文物考古专家们身上,依靠湖北省文物考古专家们通过考古发掘,揭开众多楚国历史文化研究之谜?

然而,经过建国近七十年考古发掘,湖北省虽有曾侯乙墓、九连墩、楚皇城、纪南城、郭店墓、熊家冢、霸王坟等震惊考古界的城址楚墓发掘,而能够证明楚国丹阳的城址、春秋早期楚郢都遗址、早期楚墓一直没能发现?使得以楚国发源地丹阳为主的楚文化研究迷雾重重,很多重要的楚文化遗址地都相继出现了几地十几地之多而迟迟难以定论。楚文化研究陷入越考古越迷茫越考证越乱的泛滥局面,静观湖北的楚文化研究泛滥的现状,实在令学术研究界失望和堪忧?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的齐燕韩赵魏秦六国,各国的历史、地望及各国都城地,基本都是脉络清晰无太大疑问。唯独八百年的楚国历史,从封国早期的丹阳之地、荆山楚源、楚长城、云梦猎场、郢都城址、到战国晚期的屈原故里、鬼谷子故里等等楚国重大历史地研究一片混乱,甚至连楚国在那儿都没有找到?

历史久远资料匮乏的原因之外,造成楚文化考古研究泛滥的具体原因何在?

经过近年对楚文化综合研究发现认为,错在湖北省文物考古专家们?

造成楚国历史楚文化研究泛滥的原因虽多,根源在湖 北 省 文物主管部门及考古专家们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攻击和诬陷,都是有确切证据的。湖 北 省至今没能制定出符合楚国历史考古发掘的合理方案,综合研判不到位,许多重大考古项目从项目申报制定审批到发掘论证,方向方法上都存在完全失准的严重错误。以致造成近七十年的考古发掘,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社会资源却收效甚微的结果。很多关键性考古研究论证错误扎堆出现,才使得楚文化研究陷入矛盾纵横泛滥成灾的尴尬境地,如一团解不开的乱麻?

以下据公开的楚文化考古研究案例,实话实说的深入剖析其根本原因所在。

一、楚国源头丹阳地考古发掘南辕北辙张冠李戴

关系到楚国源头的五十里楚国丹阳地的考古论证,一直也是湖北楚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的核心和焦点。在面对楚国丹阳安徽当涂说、陕西蒉山说、关中平原说、湖北秭归说、湖北枝江说、湖北保康说、湖北老河口说、河南具茨山、大隗山的中原说、河南西峡、丹淅说等十几地是有行动的。只是在2014年4月13日正式发现并提出“八百年楚国发源地在老河口说”之前,几十年来湖北省的文物考古专家们错把楚国丹阳考古重心放在了保康和荆州等地,来来回回来回反复在保康荆州发掘考证四十年,连五十里楚国丹阳在哪儿在正确方向都没找到?湖北省的文物考古专家们没有深入研究与楚相临的诸侯国地理历史,几十年的楚国丹阳考古发掘,实质上是南辕北辙的在楚国附庸国的庸国、彭国、权国、冉国、随国、罗国、夔国(鄀国、许国)等地盘上,一直进行着永无结果的无效发掘。

2009年是以湖北楚文化专家为主,在没捋清保康是楚国附庸国彭国历史、保康地在汉南汉西,不符合汉东之国的楚国地理、在没发掘到楚国丹阳都城遗址情况下,仅以荆山重阳等不确切证据,把楚国丹阳地论定到楚国附庸国彭国的保康重阳的?楚国丹阳保康说一出即广受各界质疑。到201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部门,还在组织文物考古专家们在保康重阳进行楚国丹阳的考古发掘。2016年3月24日《湖北日报》发布“湖北省保康出土东周时期陶片距今约3000年”再次受到各界强烈的质疑。跟说谎一样,撒完一个谎会用很多谎言来圆谎。湖北省楚文化专家们在2009年论定楚国丹阳保康七年后还一直在为保康说圆谎。你说湖北的考古专家们如此考古论证,如何能准确的寻找到五十里的楚国丹阳地?

因为湖北考古专家们论定的“楚国丹阳保康说”及楚国附庸国的夔国秭归的“屈原故里秭归说”等不符合楚国历史的屈原故里楚国丹阳,不充分的论证结果漏洞百出,饱受各界质疑的同时让河南文物考古专家钻了空子。南阳淅川出土公元前552年楚康王时代的子庚墓,以此就要论定楚国丹阳在南阳淅川?西峡有个纪念屈原的屈原祠和屈原岗,河南就说南阳西峡是屈原丹阳故里,是楚国丹阳?如果湖北省把楚国丹阳地及屈原故里地的考古发掘论证工作都做扎实了,做成无可辩驳的铁案,自然能轻松驳倒南阳淅川各说。

楚国与诸侯临国疆域分布示意图

二、楚国郢都纪南城湖北考古专家四十年不间断发掘效益低

因为八百年楚国在征战中度过,楚国郢都也是不断迁徙。考证早期楚国郢都是楚文化考古的关键。因为2007年清华简没出来之前,学术界多把荆州纪南城作为楚文王迁郢的楚都,至今关于荆州纪南城郢建城历史学术界尚未定论,文物考古界一直没停止对荆州郢都城的发掘。自上世纪50年代初湖北省文物部门对遗址进行调查。1965年对城址进行勘探和测绘。1973年发掘南城垣水门。1975年开始对城址进行全面钻探,历时4年。同时,由于农田水利建设,先后于1975、1976和1988年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配合发掘工作,至2011年10-12月为配合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楚故都纪南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纪南城烽火台遗址进行了试掘至2014年的全面重点勘探,2015年11月30日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历史学会、荆州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纪南城考古发掘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云南、河南、安徽考古所,以及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等地和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学术研讨会。从郭沫若手书“楚纪南故城”石碑和四十年对纪南城的考古发掘学术研讨会,可见对荆州纪南城的重视程度于一斑。

虽然历经四十多年对荆州江陵纪南城遗和宜城楚皇城遗址没发掘出春秋初期文物,出土的战国文物都证明江陵纪南城和宜城楚皇城只能是战国时期的郢都城遗址。而湖北考古专家任然没停止荆州纪南城的考古发掘。真不知道:纪南城考古发掘话费多少人民币?不知道湖北的考古专家们还要发掘荆州纪南城到什么时候?难道非要把战国郢都城遗址指鹿为马的考论成春秋遗址才高兴?湖北考古专家如此速度根本谈不上效益?真不知道湖北考古专家们要干什么?难怪楚国历史文化越考证越乱了?

三、湖北省楚长城调查方向错误湖北的楚长城被河南抢去

楚方城圈定五十里楚国丹阳在老河口图

2009年湖北省启动的“楚长城遗迹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历时三年,没有在楚国的地盘上调查楚长城,反而是跑到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等西土八国的古庸国今竹山竹溪,古彭国今房县保康,古郧国今郧县、古绞国今丹江口等十堰地区调查,跑到庸国彭国考察楚长城,肯定考察不到楚长城了?

湖北省的楚长城资源调查专家们,没有认识到处于邓州丹江口之间老河口与淅川邓州市交界的楚国长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没有发现老河口楚长城段城池防御功能界线分明的主体价值,是具有以楚长城为依据论证楚国丹阳地望的重要过硬证据,而深入调查?反而眼睁睁看到楚长城被河南淅川邓州抢去了?

2009年湖北省为响应长城资源调查是落实国家《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专门启动,可是以湖北省文物局联合湖北省测绘局、湖北省文化厅、武汉大学考古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省古建中心专业人员构成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组成“湖北省楚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专业调查队,因为湖北省考古专家队决策失误和操作疏忽,使老河口的楚长城段遗漏于湖北省楚长城调查范围之外,才造成湖北楚长城资源调查严重失利,使湖北省失去了查证唯一符合《左传》中“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地在湖北的机会,让地在古邓国邓州、鄀国淅川、许国西峡、缯国南召的河南楚长城研究抢占先机。

你说,河南钻湖北楚长城研究空子的原因不在湖北省考古专家们又能在谁?

搜索参考:“湖北省楚长城资源调查”太乌龙 居然跑偏到庸国彭国?图文

四、周昭王溺汉地考证湖北专家不重视出土楚简文物反而幻想推论

公元前981年至公元前963年时周昭王,曾经三次攻打楚国丹阳溺亡于汉江,《竹书纪年》等典籍上有很多相关历史记载的。周昭王溺汉地在哪儿的问题,是直接找到楚国丹阳地望一个铁证。如果找到了周昭王溺汉地的相关证据,基本就找到了楚国丹阳地望。

2014年7月中下旬,在研究老河口霸王坟楚简后,发现与周昭王溺汉地有关,就与湖北省权威专家武汉大学的陈伟教授联系,他与老河口博物馆霸王坟楚简有研究合作,把相关研究论文初稿发至《简帛网》转给陈伟教授,而陈伟教授居然视而不见理都不理?后来发给《湖北社会科学报》于2014年10月1日《湖北社会科学报》全文发表。以老汉口霸王坟楚简为依据的周昭王溺亡老河口葬于霸王坟的出土楚简证据,是辅助论证楚国丹阳地出土文物证据,可谓铁证如山,证据确凿。

2015年1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尹弘兵副研究员,在《历史研究》2015年01期发表的《地理学与考古学视野下的昭王南征》,2015年3月26日,楚文化研究所请尹弘兵与大家讲解并分享了他撰写论文以及投稿权威期刊的心得体会。尹弘兵不以考古的出土文物为依据考论周昭王,而是以《地理学与考古学视野下的昭王南征》进行推论。

说,西周早期,周人在南方大力开拓,南土疆域从南襄盆地扩展至汉东地区,随州地区成为周人在南方的最重要基地,封建有鄂、曾、厉等重要诸侯,其势力延伸至随州以南的孝感和黄陂鲁台山,直抵长江北岸,随州以南的广大地区分布着楚蛮族群,大洪山南麓尚一片荒凉,汉江下游地区则是湖沼地带。得出“周昭王南征是从成周出发,经南阳盆地、随枣走廊至随州地区,以随州地区的鄂、曾等国为基地,其征伐对象为汉东地区尚未臣服于周的楚蛮族群,意图恢复商代以盘龙城为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地区的政治地理格局,与江南铜矿区建立直接联系,保障铜锡资源的稳定供给。但周人因不明南方地理与气候特点,最终丧六师于汉的结论。只字不提老河口霸王坟出土的关于“周昭王溺汉”楚简。

《湖北日报》老河口霸王坟安岗楚简新译图

如果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没有发现楚简证据这样做说得过去。湖北的楚文化研究所的权威研究专家,就这样视如山的铁证于不顾,拿到霸王坟出土的楚简文物证据不用,宁愿拐弯抹角的幻想推论作没有依据的考论?湖北省文物考古专家如此作法实在令人费解?

民间业余作者的研究身份不假,但是有符合周昭王时代出土的楚简文字证据为依据的研究论证,应该比无根据的推论要靠谱的多?湖北的专家教授完全可以以楚简文字为依据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把周昭王溺汉问题坐实论定,即是批评驳斥也符合学术研究常理是正确的研究方向。而湖北楚文化研究专家们关于“周昭王溺亡”的老河口霸王坟楚简问题一点相关议题都没进行?

你说湖北楚文化研究考古专家们如此研究“周昭王溺汉问题”,如何能使“周昭王溺汉地”研究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得到最终论定?责任在哪儿?

五、湖北专家不给力沙洋“中国第一县权县”花落河南息县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的“权县”是古权国遗址地。是公元前738年楚国灭权国后第一个实行县制的地方,《左传》等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公元前738年比公元前682年楚文王灭息国后建息县的历史早56年是的史实。

没有想到2010年河南息县盯上了“中国第一县”这块金字招牌,偷换概念的把“天下第一县”作为息县做大旅游经济的文化工程来抓,明目张胆的与湖北省权县争多“天下第一县”?

按照学术界历史先后排列、先入为主、最早才是第一的基本概念,不管从哪儿论起都轮不到息县为天下第一县的,晚56年的息县提出天下第一县就毫无道理,湖北省的文物考古研究专家发现后,理当是应该坚决抵制反对和制止的?

戏剧性的是,不知道息县使了什么招儿,没看到息县召开什么专家论证会第二年的2011年,息县就迎来了《文明中华行》栏目组为息县拍摄了“探访天下第一县息县传奇”的专题片,为河南息县正名。河南息县不管怎么样做,是息县的事儿?最意外的是“天下第一县息县”的专题片居然有湖北省社科院的功劳。

河南息县悬挂的天下第一县路牌图

搜索参看;《文明中华行》 20110917 探访天下第一县息县传奇上集

附录:湖北社会科学院宋亚平院长,在探访天下第一县息县传奇中讲话,充分肯定了河南息县为“天下第一县”的历史地位。看后令人不解?

息县有央视拍摄专题片,有湖北社科专家背书,轻而易举的夺得“天下第一县”贵冠。学术的腐败,多与学术专家们学者们逃不过“吃人家嘴软,拿人家的手软”这一关,吃吃喝喝之后没有击不败的学术权威?“天下第一县息县”这个现代版的指鹿为马故事,应该也是这样诞生的?湖北专家难道不知道什么是第一?一直和第一是有本质的区别吗?湖北专家在大是大非面前,为什么不据理力争积极争取?就是不争不辩也不能为河南息县说出违背历史的话?所以“中国第一县”归属问题,湖北省楚文化专家有不可推卸的罪过和责任?

六、湖北专家忽视楚国和平收复阴国历史及考古发掘难觅楚国丹阳

古阴国是楚国的邻国,是楚国唯一不战而收复的诸侯国,阴国地望是证明楚国丹阳地的一个重要证据。很多楚文化研究专家在找不到楚国丹阳时,不善于在反向证据和细节上下功夫去寻找楚国丹阳的证据线索。几乎所有的楚文化专家轻易到不了阴国老河口等与楚国相临的诸侯国实地考察之外,也不注重这样能够证明楚国丹阳地的关键性辅助证据的深入研究。喜欢跟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没有目标的寻找楚国丹阳地?

楚国春秋早期有楚国收阴国,阴楚合并的历史。老河口是被专家共认的阴国故地。老河口关于阴国、阴城、阴县、阴城镇等史志历代传承有序,具有排它性和唯一性。加上汉江以西、筑水以北的谷国地望,丹江以北以东的鄀国、邓国地望,二劈山以东的阴国地望等明确的江河地理界线,如果楚文化研究考古专家,能够重视对谷国、绞国、鄀国、邓国、阴国的考察考古和论证,搞定阴国地望,基本就能准确的找到楚国丹阳。

2014年,我们在古为阴国的老河口相继发现了符合清华简《楚居》的疆郢、湫郢的阴国古城遗址地及以南的窝窝城遗址、丹江故道、大梁河、排子河等,找到证明楚国丹阳地的系列强证,连五十里楚国丹阳的疆域四至都准确找到。

2015年5月23日十堰的楚文化研究者凌智民来访老河口,我们带领凌先生再次到阴国古城遗址考察时发现,被丹水和淅水包围的古城遗址地上古砖瓦堆积的古城墙上荆草丛生轮廓清晰,范围不大古城墙外围除“古城墙遗址”南方向下走低外,东西北三面都还有略低几乎同样高的成片土地。古城遗址中心随便的挖下去一米多深里有汉唐战国到春秋时期轮廓清晰的文化层。我们与博物馆汇报时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说省文物局都考察过的说古城遗址是汉代遗址?

2015年11月走访调查古城遗址东1000米冢子岗时,发现冢子岗的大冢子被严重盗掘后,把冢子岗被盗及关于阴国、楚国丹阳地等诸多新发现考古论文等直接发邮件给湖北省文物局局长及相关领导,没想到并没能引起省文物局领导及主管部门重视?不说系统考察发掘楚国丹阳阴国古城遗址了,就是阴国古城遗址旁严重被盗的冢子岗大墓,湖北省文物局也应该重视发掘加以保护吧?不知道湖北文物主管部门的专家如何在重视和保护楚文化的?

楚国疆郢始都 老河口袁冲乡阴都古城遗址图

总结:湖北 省 文物考古专家轻视楚文化研究重大新发现

自2014年4 月15日第一次踏上阴国古城的丹阳之地,发现并提出“八百年楚国发源地在老河口”后,相继在老河口发现楚祖季连初降析隈山、五十里楚国屈紃丹阳地四至、楚厉王服陉隰收复阴国的濮地、楚武王伐随除道梁溠从大梁河出发地、疆郢楚都窝窝城、楚文王迁郢湫郢古城遗址、沧浪之水排子河、汉北地洪山嘴、屈瑕封地、屈原故里地屈家殿、鬼谷子故里地王洞、大禹治水发渐地二劈山、云梦地孟桥川、楚长城三尖山禹家寨朱连山、周昭王溺汉地墓葬地老河口霸王坟等符合楚国历史地理的新研究新发现。把发现材料一一向省文物局、省社科院考古所专家汇报。

我们一个业余的楚文化爱好者,用几年的时间进行楚文化田野调查和研究,把大量的重大的研究发现,一次次发给湖北省文物局、及湖北省社科院考古所、文史所的湖北省专家们,没有一个正面回复的?就是真的错了,也跟我简单解释说说原由鼓励鼓励,至今连一个字的回复都没有?

这使我想起了公 安局破案,群众有破案的重大线索、通过11 0已经报告给公安机关警察们了。而办案的警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象没这一回事一样,你说如何能够破得了案?

湖北省文物局领导及荆楚文化研究考古专家们很是搞笑,没发现楚国丹阳线索时,省里很多荆楚文化研究专家们专程到襄阳、老河口、谷城、保康、南漳等地组团去各地寻找楚国发源地线索,当发现找到如此多的重大线索后告诉他们了,不知为何,湖北省文物主管领导和荆楚文化研究考古专家们又集体失声、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这么多符合楚文化研究在老河口被发现,无疑是震惊湖北楚文化研究界的重大考古发现,湖北文物考古专家们,不管是对楚国丹阳、楚长城、郢都、阴国、周昭王溺汉等任何一大历史地理考古认真了,都可以轻松论定楚国丹阳。而至今发现快三年了,按说湖北省的文物考古专家们听到后一定会为之高兴,会纷至沓来到发现地的老河口考察论证一探究竟的?而湖北的文物考古专家个个稳坐钓鱼台无动于衷,至今老河口没迎来一位因这些重大发现而来的文物考古专家?

在信息发达快捷的今天,湖北的考古专家们居然不如一个个普通的网民,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无人问津?至今湖北省文物考古专家们,即不愿面对“楚国丹阳保康重阳说”论定之错的现实承认过错,也丝毫不重视符合楚国历史的研究发现,没有丝毫想弥补和改正错误的迹象,一条道走到黑?

听到说楚文化研究泛滥,罪在湖北文物考古专家们?不研究楚文化、不了解实情的一定会说是小题大做?

你说用加减法就能够找到的五十里楚国丹阳,专家们不知道花掉多少钱考古发掘几十年连楚国丹阳在哪儿的准确方向都没找到?

当你看到这些楚文化考古的真实案例,你说说湖 北 的楚文化研究如此泛滥,罪 责 不在湖北的文物考古的专家们又能在谁?

恭候湖 北 省的荆楚文化研究专家、文物考古专家不吝批评和指正。

2016年8月4日于老河口 卧马居

从卧马先生的系列重大研究发现看,这只是湖北楚国历史文化的冰山一角,只要湖北真正从源头上重视起来,有汉水楚方城丹水楚武王陵等佐证,楚国丹阳、楚方城、云梦、伍子胥故里、屈原故里、鬼谷子故里都能一一轻松搞定,彻底扭转和结束楚文化研究泛滥的混乱局面。

2018.8.21 文字考古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