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哪位精英堪比萧何张良陈平韩信?“宇宙郭嘉”跟谁都不像

都说三国精英辈出,如果曹操孙权刘备不是生在同一个时代,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一统山河,周瑜没说过“既生瑜何生亮”,但历史却说:“既生孟德何生玄德、既生二德,何生仲谋!”三国三巨头总是好拿自己的手下跟大汉开国杰出人物相比,比如曹操夸张郃为韩信,夸荀彧为子房(张良),前者有些过誉,后者又有些不妥(如果荀彧有张良的圆融,也不会枉死)。那么用现在的眼光看来,谁才是三国时期的萧何张良陈平韩信与蒯彻呢?笔者的愚见:三国时期没有任何人能真正比得上蜀汉三杰以及陈平蒯彻,顶多有些形似,要想达到形神兼备,似乎还有一些差距,我们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几个比较形似又有几分形似的,而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宇宙”郭嘉,则跟谁都不像,如果不是死的早,很可能要被曹操的组织部长陈群拿下的——郭嘉有时候做事就像许攸。

咱们首先来说比较像萧何的,这个人自然就是诸葛亮了。不管是正牌还是冒牌,诸葛亮毕竟是“大汉丞相”,虽然这一点只有蜀汉阵营承认。但是纵观三国精英,除了曹操之外,也就诸葛亮当过丞相,曹操虽然也当过丞相,但他是很不屑这个职务的,因为他总是把自己比作汉高祖。所以看来看去,只有诸葛亮最适合比拟汉萧何,而正史记载的诸葛亮,前期的主要工作一直是“先主(刘备)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像极了萧何,而那时候在刘备眼里,孔明先生就是萧何再世,而张良陈平韩信的角色,应该由法正庞统关羽来担当。如果一直照刘备的安排往下发展,诸葛亮继续当他的萧何,而把韩信的角色让给李严乃至魏延,那么诸葛亮真的有九分堪比汉萧何了。只可惜后来蜀汉后继乏人,诸葛亮不知是主动还是被动,同时当起了萧何与韩信,结果是内政没搞好,北伐也没打赢——诸葛亮毕竟是人不是神,鱼与熊掌兼得,消化不了。所以诸葛亮在神似萧何上,大大地打了折扣,可能只剩下五六分相像了(也许有人认为只有三分甚至更少)。

至于三国精英谁能比得上张良,笔者认为一个都没有,因为张良不但足智多谋文武全才(指的是军事和内政才能不是武功),而且礼貌谦恭进退有据,虽然只肯受封留侯,但在《史记》中却进了“世家”,跟孔子享受同样待遇,而大汉开国战神韩信,却只能在列传里跟商鞅苏秦张仪一起凑合,那个行列里还有卫青霍去病和李广。虽然曹操说荀彧是自己的张良,但荀彧太过方正,行事不肯涉险(这倒有点像诸葛一生唯谨慎),而张良则能“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三国精英之所以无人能跟张良相比,是因为张良最知道什么叫急流勇退,但包括荀彧诸葛亮在内的所有文臣谋士,都想激流勇进,他们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荀彧一心匡扶汉室,都值得尊重,但他们确实跟张良有很大的差别,这无关道德和能力,只是个人选择不同。

有人说那个“宇宙郭嘉”“郭宇宙”最像陈平,其实这是对陈平的侮辱,如果郭嘉再活上个三十年,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可比性,但是老是夸一个早死的人,实在没啥意思。诗鬼李贺就是活到八百岁,也未必赶得上诗仙李白。郭嘉最像陈平的地方,就是人品都有瑕疵,但如果谁人品有瑕疵就说谁像陈平,那么三国得有一百个陈平,甚至许攸张松也有资格参评。人品稍有瑕疵、大节不亏,但绝对是智计百出算无遗策的,笔者认为只有贾诩贾文和。白皙美貌的陈平自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贾诩就像躲在阴影里的一条毒蛇,玩起阴谋来,段煨张绣曹操曹丕都被他耍得团团转。毒计坑死了曹昂曹安民典韦,还差点弄死曹丕(当时曹丕也在军中,只是逃掉了),但是曹操“不记仇”,曹丕还依为智囊。贾诩之谋、贾诩之毒,比起陈平来,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有争议的就是谁能称得上三国韩信了。虽然曹操夸张郃来投靠是“韩信归汉”,但也就是那么一说,其实曹操也知道,张郃跟韩信相差可不是一两个档次。在刘备眼里,关羽也堪比韩信,所以每次分兵,总是和关羽各带一支队伍,连逃奔夏口、分据荆益也是如此。但是说一句很多人可能不高兴的话:关羽只是将才而不是帅才,如果在刘备领导下,听从法正庞统的计谋,关羽是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的,但是独立领兵发动战役,还缺乏大局观和统帅应有的冷静——真的统帅,绝不自傲、绝不冲动,杀鸡也要用牛刀。

笔者个人的观点:三国群英中,唯一有三分跟韩信相像的,是周瑜周公瑾,只可惜这个人被演义小说抹黑成了小肚鸡肠,而且总被诸葛亮当猴耍。事实上周瑜的能力,是曹操和刘备都十分忌惮的,刘备甚至还当了一回小人,去跟大舅哥孙权说周瑜的坏话:“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也有人理解成这句话是孙权说的,因为是“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但是不管这话是刘备说的还是孙权说的,都足以表明,周瑜已经具备了韩信自称齐王的潜质。至于周瑜的战功,建议大家去看正史而不是演义小说,因为在演义小说里,羽扇纶巾都被诸葛亮抢去了,就更别提别的光彩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