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皇帝走的不叫浮雕,而是丹陛石!正确姿势应该这样走

去过故宫或者其他古代宫殿类建筑的朋友都会发现,在入殿前的台阶中央,总会有一片浮雕,上面不是龙凤就是祥云山水之类的,往往还有栏杆围着不让人上去。这不最近后宫大剧《如懿传》开播,乾隆皇帝登基,众多官员走两侧台阶,而乾隆自己走中间"浮雕",让很多人吐槽。

很多人认为,这"浮雕"上面凹凸不平,图案没有规则,皇帝怎么可能走呢?其实这片"浮雕"有它自己的名字,它真正的名字是"丹陛石",并且皇帝在重要场合还真是要"走"丹陛石,但不是真正的走上去,而是有独特的方式。

可不要小瞧这个丹陛石,它一般是一整块汉白玉石头,有的还要有好几段,这是皇家身份的象征。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丹"者红也,"陛"原指宫殿前的台阶,因为古时宫殿前的台阶多饰红色,故名"丹陛"。在故宫内的三大殿南北两面都有巨大的丹陛石。

特别是在保和殿北面的三段石雕丹陛,由三段组成,是故宫内最大的一块,据统计应当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块。根据有关记载,这块丹陛石在明朝期间就制作完成了,所用的整块石材重大2000多吨,居然动用了6000多士兵和1万名劳工从北京西南郊的房山开采出来。为了运到宫中,在冬季最冷的时候,先修好通往宫里的道路,然后每隔一里就挖井一口,引水在道路上形成冰道,然后让骡子和人一直拉到宫里,耗时达28天!这么耗费人力物力,要不然怎么代表皇家形象呢?

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帝才能在丹陛石上行走。在皇帝登基、生日庆典、大婚等重要场合下皇帝才经这丹陛石上殿。不过"走"的方式不是徒步前行,而是乘坐专门的轿辇,轿夫行走于两侧的台阶,皇帝在中间的轿子中沿丹陛石上殿。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就有这样的场景。要知道太和殿前丹陛石的图案是"九龙戏珠",如果真的走在这上面,一不小心滚下来,不死也得让龙角扎几个窟窿了。

以后出去旅游在宫殿前看到这些"浮雕",千万不要说这些"浮雕"太精美了之类的话,记住这叫丹陛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