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出征讨要厚赏,儿子问为何?王翦:我越贪秦始皇越放心

秦法残暴,始皇更为暴虐,这是我们在史书上得来的结论,但是我们也更应该看到秦朝的文治武功是历朝历代最高的,不仅统一了中原河山,同时也造就了千秋万代的中华帝国疆域,如果说其他皇帝也有如此韬略,但秦始皇毕竟早他们百年,无愧于这个始皇帝的称号。

然而我们对秦始皇的暴虐印象,多半集中在费尽民力修筑长城,为了长生不老修建升天坟墓,因寻药不成便焚书坑儒。但是我们也要记得,秦始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便后世汉武帝唐太宗,都自愧不如。

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除了兵力强横之外,统兵大将王翦的强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他熟读兵书文韬武略皆不在话下,但当时他掌控秦国全部兵马,担心秦始皇怀疑他有二心,于是王翦出征之前专门和秦始皇讨要了大批宅邸和赏赐,做出贪得无厌之状,他的儿子询问为何如此,王翦才说道,始皇帝以全国之兵力委托于我,我得让大王放心,让他觉得我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而非居心叵测的奸臣。

但是秦始皇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对王翦都是一如既往的好,而同样如此的还有丞相李斯,以一条妙计取代分封制避免了诸侯割据的问题,从而封侯拜相,直至秦始皇去世,对李斯一直相敬有加。

对于身边的能臣干将,似乎秦始皇颇为看重,从来未曾在他们身上显现出一点暴君的迹象,而对于这一行为,秦始皇自己曾经说过:若功臣尚不能全身而退,应征有何颜面立于天下!

这也是他自己的雄心壮志的一种体现,其实无论是败将降臣,还是出身卑微,在秦朝时代反而都能够有所成就,这才是真正的君主所为,对于近臣,信任才是让彼此的关系维护的更加紧密的要诀,如果不相信任何人,那么只能够固步自封,甚至最终落得一个人人避之不及,无人可用的悲惨状况,所以始皇之作法,的确可为后世效仿。

这位世人眼中的暴君,是非分明,他所重罚的,都是真正有罪之人,严苛律令也是为了天下安定,其雄才大略的确旷古绝今,只可惜秦朝律令向下实施的时候被人滥用,才造成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的状况,其实秦始皇,比之刘邦,比之朱元璋这两位专杀开国功臣的君主,秦始皇可要厚道许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