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灭亡后一贵族街头吃烧饼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在紫禁城下诏退位,满清在中国两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宣告终结。那些曾经的满清贵族们,也一下子失去了靠山,全部沦落为普通人了。由于他们从小过惯了锦衣玉食,大手大脚的日子,又不会经营持家,很快,大宅子、下人和婢女之类的通通都没了。离开下人的伺候,这些习平日里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的主子们,也必须学会自己生活了。

乾隆皇帝有个后人名叫爱新觉罗·恒煦,由于恒煦家的爵位并非世袭罔替下来的,到了他这一代已被降为镇国公(清朝宗室爵位,相当于正一品武官),但相比其他汉族大臣,地位依然非常尊贵的。但是清朝灭亡之后,这位公子哥恒煦也彻底沦为普通人,整日为了柴米油盐而发愁,就连买早点这种事都要自己亲自出马。

话说有一次,恒煦出门买早点,看到集市上门庭若市的大小摊位,恒煦是既兴奋又紧张,要知道,从小长在王府大院的他以前是很少接触到这些的。恒煦径直走到一个小贩前,要了两个烧饼,等到老板把烤好的烧饼递给他之后,恒煦迫不及待咬了一口,不咬不知道,一咬吓一跳,这位公子哥突然发现一件很怪异的事情,那就是小贩递给自己的烧饼居然是热的,自己以前也叫吃了不少的烧饼,可悲的是,自己从来没有吃过一口热的。

细细想来恒煦也想明白了。原来,他以前吃的烧饼都是吩咐下人给他买去的,有时候下人路上一耽搁,烧饼就凉了。当然,也有不耽搁的时候,这时候送来的烧饼原本应该是热的,但是,下人们也会想办法将烧饼晾凉后再送到主子手里。因为,下人害怕主人吃到热烧饼后,万一下次再拿凉烧饼给主子,会受到主子的责骂和惩罚。所以他们就干脆告诉主子烧饼本来就是凉的,这样一来,也不难理解,恒煦这位公子哥,前半生荣华富贵,却连一口热烧饼都没得吃了

其实也并不能怪这些下人,平日里高高在上贵族主子,在有权有势的时候,从来的没有把下人当人看,若要是一旦有好吃的,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命令下人想方设法的弄过来,如果达不到主子的要求,打骂还是轻的,严重的,甚至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下人也没有办法啊,只能将计就计的骗自己的主子,他们这样做,也仅仅只是图过个安稳日子罢了。

当然,我们也能从侧面看出,大清朝在经历两百多年的统治之后,国家的内部已经腐烂的不成样子了。这些原本应该成为国家精英的贵族门。却整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他们脱离社会,脱离劳苦大众,也慢渐渐的失去了生活上的基本常识。生活与观念越来越与民间脱节,更不可能了解到什么民间疾苦。在这群“蛀虫“的主宰下,满清的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