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问两位丞相问题,左丞相机智回答,右丞相随后辞官!

汉文帝刘恒刚上位的时候,为了稳定朝廷继续任用了一些资历比较老的臣子,分别封陈平和周勃为左右丞相。其实周勃并不是很会做丞相,让周勃带兵打仗还行,但如果在朝政上处理这些权谋的事情可能就不是很在行了。

陈平这个人很精明,在刘恒上位后就请求刘恒让他辞官回家。刘恒问陈平为什么要辞官,陈平说在平定吕禄和吕产的叛乱中,周勃的贡献最大,所以周勃应该得到更大的赏赐,可以将右丞相的位置给周勃。

从陈平所做的我们能看出,陈平这个人懂得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没有被利益蒙蔽住双眼。刘恒知道陈平不想锋芒过盛,但并没有同意陈平辞官回家,只是让陈平和周勃换一下位置,让陈平当左丞相周勃当右丞相。

周勃这个人比较容易骄傲并且还没有什么心计,在被封为右丞相成为皇帝之下第一人后,周勃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又加上刘恒对他很敬重,以至于周勃把刘恒都没怎么放进眼中,但刘恒对于周勃的做法和行为并没有说什么。

当时朝廷中有一个叫袁盎的年轻人,在看到周勃这样对刘恒无理后就去告周勃的状。袁盎见到刘彻后问刘恒觉得周勃是什么样的人,刘恒说周勃是汉朝的社稷重臣。

但袁盎不这么认为,袁盎说在吕后在的时候周勃并没有起来反对吕后,只不过是在吕后死后在叛乱中正好找到了机会,所以周勃只能说是功臣,但如果说周勃是社稷重臣肯定算不上。真正的社稷重臣是忠心事主,连死都不怕的人。

袁盎还告诉刘恒说刘恒身为帝王不能对周勃过多的谦让,不然的话会让周勃更加骄傲不清楚自己的身份。袁盎的这些话确实给刘恒提了个醒,刘恒开始让周勃注意规矩,注意自己的身份。

有一次在朝堂上的时候,刘恒问周勃汉朝一年要审理多少案件,周勃想了半天也没有答出来;刘恒又问汉朝的财政收入的情况周勃还是没有答上来。

刘恒又去问陈平,陈平的回答很机智,陈平回答刘恒说刘恒问的这些事情都有专门的人负责,如果刘恒想知道这些事情问负责这些事情的官员就行。陈平说身为丞相并不负责这些事情而是负责管理负责这些事的人。

陈平的回答让刘恒很满意,也让周勃惭愧的抬不起头来,自以为很厉害,但被刘恒这样一问反而让周勃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事后陈平告诉周勃丞相并不是每一件大小事情都管着,丞相只是负责管理整个国家的事务的。

周勃连续两次受到刘恒的小看让周勃心里有些想法,当时正好有人提醒周勃让周勃学会像陈平一样适时的退让,这样会有很大的好处,并且周勃在平定吕禄和吕产的叛乱中有很大的功劳,时间一长难免会让刘恒有一些想法。

周勃为人比较洒脱,虽然有的时候有些狂傲,也有些贪恋权力,但周勃明白性命是最重要的。最终周勃向刘恒请求辞官,远离了充满纷争的朝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