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为何要写少帅张学良?

大陆的张爱玲全集出了好几版,堂堂皇皇地上架了好几年,可是隔三岔五就会有张爱玲的新作上市,先是《小团圆》,现在又有《少帅》,搞得很多媒体朋友摸不着头脑,每次新小说上市都想采访作家张爱玲,闹了不少笑话。新作是没有的,斯人已逝,旧作当新作包装,用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宋以朗的话说,这样大战旗鼓地包装宣传,是想引起张学研究者的注意。他倒是坦然,家中还有大量张爱玲的书信和作品手稿亟待整理出版,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这几年还会有当红女作家张爱玲新作频出的喜讯,望各大媒体朋友奔走相告。

《少帅》的故事引人注目是因为张爱玲以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作为蓝本,勾勒一副近代民国的倾城之恋。张爱玲有句话说得好,《少帅》的核心在于终身拘禁成就了赵四的爱情。但是这个故事最终烂了尾,原计划的十章,只完成了七章,从赵四结识张学良,到东北易帜,张学良南下南京结束。

张爱玲写《少帅》有点想在国外扬名立万的意思。小说用英文书写,故事也特意选了海外人士比较熟悉的张学良,为了写作,特意从美国飞回香港和台湾搜集资料,一度有机会还想采访张学良,可见很是看重这个题材。小说的内容上也做了不少的妥协,比如其中几段赵四与张学良的性爱片段虽然含蓄,相比她以往的作品仍嫌大胆露骨。比如她把赵四与张学良的年龄拉开了几岁,说他们相识的时候赵四小姐只有十三岁,而张学良已经二十六七,是有妇之夫,两人的几场性爱有种打破禁忌的香艳之色,似乎受到了当时正在美国热议的《洛丽塔》的影响。这种不惜改变历史原貌的手法,可以看作是为了打入美国市场的妥协。

但是她没有想到这个故事并未如她料想的受人欢迎。小说完成的几章,首先拿给了外国友人看,都说不好。不是爱情故事不好,而是为了虚构方便,小说中用了很多“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说书手法,一干人在席间闲聊,你来我往,讲述民国的历史,而且由于偷换了人名,很多传说和故事倒是真的,人物却无端的分辨不清,就连熟读民国史的人都稍难理解,更别说写给对民国史一窍不通的外国人看。再加上张爱玲逐渐对张学良失去了研究的兴趣,这个故事最终是写不完了。

张爱玲的观点很有意思,她说说张学良很讨厌,称之为“坐大轿车的自由主义者”,与其他的官二代并无二致,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对自己缺乏信心。东北易帜,与其说是为了民族大义,倒不如说是因为父亲的去世,他失去了主心骨,一直做惯了养尊处优的富二代生活,所以想重新找回这种既不用操心大局,又可安然享乐的生活方式。说白了,想当富二代,就得找个新靠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