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常用的一个字,却是朱元璋极其厌恶的,那时没人敢提

大家都知道,文字狱在清代康熙时就开始出现,后来又在乾隆时期到达了顶峰。因此,很多人也由此失去了生命。实际上,文字狱不仅在清代时期出现过,历史上的其他时期也出现过,我们就来聊一聊少有人知道的朱元璋时代的文字狱,而且这个字在当今十分常用,可是在那时候,万一不巧使用了这个字,可是要被杀头甚至连诛九族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家庭十分清贫,经常吃不饱饭,甚至年幼时候还在街头乞讨,后来也在寺庙里当过和尚,一打小就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再后来,年纪已经四十的朱元璋坐上了皇位,当了明太祖。因为从小就没有受到过好的教育,所以坐了皇位的他对待学习十分刻苦,一直在恶补各方面的知识,并且当了皇上的他十分不情愿别人提到他的过去,而对于揭他伤疤、出言冒犯的人,朱元璋丝毫不顾情面,一律严惩。

后来,朱元璋的皇后马氏去世了,好景不长,十年以后他的儿子,也是已经册封的太子,也不幸离世了。这些打击对于朱元璋来说,让他难以承受,而且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晚年的朱元璋得了神经衰弱的病,这让他的性情转变十分大,愈发的多疑、焦虑,经常对身边的人怀疑、猜忌,而且是毫无根据的猜忌。

早年因为做过和尚,剃过光头,所以朱元璋对于"光"、"秃"、"僧"这样的字眼十分忌讳,甚至是厌恶。可是后来,随着朱元璋病情的加深,他不仅对于此类的字词心存芥蒂,对于这些词汇的同音近似词也是"深恶痛绝",比方说,古时候"生"通"僧",他便不允许身边的人使用"生"这个字。而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今天要说的"则"字,按理说,这个字应该不在忌讳的范围之内,与朱元璋的出身也没什么关联,那又是出于何种原因,让朱元璋对这个字深恶痛绝呢?

原来是因为在古时候,"则"字的读音跟"贼"十分类似,而朱元璋曾经可是做过"贼"的呀,所以他以为别人提到这个字,就是向他暗示他以前是个"贼",这是朱元璋万万不能忍的。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因为"则"这个字而兴起的文字狱就多达六起,而这六个涉事的人,毫无意外,都被朱元璋杀了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