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戚家军的战绩和军歌,现在读来依然热血沸腾

如果要问16世纪—17世纪末东亚最强的军队是哪支,戚家军如果是第二,那没有人敢称第一。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家军成军于浙江义乌,因为主帅是戚继光,所以这支军队被称为戚家军,这支军队的成立是专门对付倭寇的。

成军之后在与倭寇的上百场战役中未曾一败,比较有名的大战有:台州之战,新河之战、花街之战、平海卫之战等,其中平海卫之战共斩杀真倭两万余,看好了这可是真倭寇,此战后福建倭寇被一扫而空。

而且戚家军的战斗力惊人,往往全歼倭寇数千人,而己方伤亡非常小,例如牛田之战,击溃数千名倭寇,斩首688颗,自己无一人牺牲,解救老百姓954名。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斩首960颗,俘虏26人,解救百姓2120人。此战阵亡最多,达到69人。

如果你认为打倭寇不过瘾,没事,接着看,隆庆元年,戚继光及其老部下(戚家军)三千人调往京师,督阵蓟辽,开始专门对付北方游牧骑兵。二年后,蒙古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蒙古铁骑三万入寇,戚继光亲率八千铳骑突袭董狐狸牙帐,大破朵颜三万铁骑,这场战斗俘获了董狐狸侄子长昂,董狐狸率残部逃跑,此战后董狐狸扣关请罪。

万历三年,长秃率五万骑兵入寇,戚继光又率火枪骑兵队出塞包抄,一口气打垮五万蒙古骑兵,此战活捉了长秃。

现在有人说戚继光在担任蓟辽总兵期间,仗打的少,相比辽东总兵李成梁那少的太多了。我想说,我们不能只看表面,戚继光打的都是歼灭战,只要打就一定狠打敌军主力,打的敌人再也不敢进犯,而李成梁则擅于养寇自重,看似战功不断,实则对国家不利,大家可以细细琢磨一下。下图是今日的浑河两岸。

戚家军军纪严明,是一支有军魂的军队,戚继光后来告老还乡后吗,戚家军的优良传统继续保持了下去,一直到浑河之战,戚继光的侄子戚金率领戚家军与川军一起抗击后金军,在浑河打的后金军人仰马翻,三万后金军对抗一万戚家军和川军,最后在明军叛徒的帮助下、在其他明军坐实不管的情况下,以阵亡四千的代价才勉强打败了戚家军。要知道,这可是骑兵打步兵,而且是在骑兵有优势的平原地区。

戚继光

戚家军自嘉靖三十八年成军,共斩级近二十万级。先后剿灭倭寇,击破蒙古铁骑,赴朝抗倭,抗击后金,纵横东亚,百战唯一败,一败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

这是戚家军军歌,至今读起来仍然热血沸腾: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