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国时期一场著名的心理战,但其中却另有隐情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其中有两位更是大佬中的大佬,司马懿字仲达,诸葛亮字孔明,两人都是顶尖的谋士。最出名和经典的莫过于空城计,不仅体现了双方高强的军事能力,还有极强的心里战能力。

孔明出兵祁山,连接获胜,魏军节节败退却又毫无办法,满朝文武无人能够阻挡诸葛孔明的进攻。危难关头没有办法只能将老将司马仲达出山,司马懿被封平西都督,统帅三军。

司马仲达出征很快就扭转局势,大破蜀军。当其率十五万大军打到西城时,诸葛孔明还没来得及退走,城中只有两千老弱病残。危难时刻孔明大摆空城计,逼退魏国十五万大军。

但是仲达撤退真的是怕城中有孔明的埋伏吗?显然不可能,十五万大军,那哪怕只是一个先锋部队前去打探虚实,也不是诸葛孔明的空城计能够抵挡的。但为何司马仲达在大胜之下突然就撤退了呢?

其实仲达哪怕明知是空城,也要退去,一来可以让自己魏国内部认为自己没有如此厉害,给大家一个胆小多疑的形象,让人放松对他的警戒之心。二来司马仲达在朝野名声太高,曹睿已对其生出疑心,担心他会造反,想要杀掉他。

司马懿看似一步之差,没能活捉诸葛亮,反而把诸葛孔明推向谋士的神坛,其实是保全了自己。

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也展现了双方高超的谋算能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