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帝:他年少聪慧,一朝夺得帝位,却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隋朝的开国皇帝因为自己的卓越功绩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可是身为他儿子的杨广,却在成功登基之后,做了一个“亡国之帝”。都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这句话也许确实是存在的吧,不然,为何杨广登基之后,隋朝还没有好好的发展就这样败在他的手中了。

隋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他的开国皇帝包括这个亡国之帝,他们其实都做了很多的好事,但是历史真正对他们的评价,就是杨坚不太熟,杨广是一个暴君,会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其实每一个帝王都有功有过,但是,那些被大家所认真评价的功劳都算在内的皇帝,他们没有做出像隋炀帝一样的事,以至于没有人认可隋炀帝的过,只记得他的过。

其实,在杨家还没有成为皇室的时候,杨广是杨家非常优秀的一个儿子。他虽然是次子,但是才智却比自己的兄长要高得多,就是领兵带军的能力都是非常高的。这样的一个孩子,是因为什么而变的呢?那就是因为对权利的欲望。杨广的能力越突出,不仅仅是越来越把自己的太子哥哥给比下去了,还一次次的助长了他心中对欲望的向往。

我们都知道,一旦争皇位,那一定是一场殊死的搏杀,没人会主动退出。杨广是一个聪明的人,从他决定开始争太子之位的时候,就注定了杨勇不是他的对手。不管是经历过什么,最后上位的就是杨广。杨广登基之后,更是不放过自己的兄弟。他这些兄弟都是他的娶亲杨坚和母亲独孤伽罗所生的,是真正的同根的孩子,但是杨坚却不以为意,为了防止自己的兄弟谋害他,他还是选择杀害了自己的兄弟。

其实,从他刚登基就将自己的兄弟统统杀掉,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杨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可是他也确实是干过好事的,我们现在所赞颂的大运河是杨广在位的时候修建的。可是不管他究竟是做过多少的好事,对于百姓来说,他确实是让百姓受苦的罪魁祸首。他在位的手,过度的劳役百姓,让百姓去修建各种大型工程,这是最让百姓痛苦的时。

有人将他的这一行径和秦始皇相比,认为也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不同的是,秦始皇时期,他不仅仅是可以做得出这种事,但是他也可以让百姓发不出声音,更无法聚集起来去攻击他。可是杨广不同,他比起秦始皇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他还痴迷美色,私生活太过淫乱。他沉迷于美色当中,并且不顾忌任何事情。他南巡,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甚至让大批的女性为他拉纤。一件又一件事情的累加,也让民众越来越无法忍受这个残暴的皇帝决定推翻他。

有人说,为什么隋炀帝会有大量的负面评价,这都是因为后世统治者的目的。他们为了让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的推翻隋朝,然后将隋炀帝的坏事传遍整个国家, 这样会让自己更得民心。当然,这种说法我可以认可,只是这也只能是后人在各种事迹上的夸张渲染。其实实际来说,杨广究竟做过这样的事吗?答案一定是做过。这就是真正的原因,百姓确实是见过杨广的恶行,并且越来越不喜杨广,才会支持推翻的。

杨广确实也做了很多的实事,但是,其实杨广的实事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一直都无法感觉的到。受益方并不是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人一定是相信自己眼前的东西,所以,即便没有后朝的推波助澜,隋朝在民间的社会风气早就已经被杨广给消耗殆尽了,这样的情况之下, 杨广被废是历史正常的演变而杨广成为一个亡国之帝,也是在意料之中了。

当然,杨广被亡国是历史的发展,也是无可避免的事,但是,我们后人却不能只是单单从杨广的过失来评价杨广,更应该从双面杨广来评价他不是吗?不过,在我看来,杨广如果不当皇帝,那一切就好的很。如果杨广不是皇帝,他便没有权力去做这些暴政和荒淫的事,只要他的头上有一个聪明且强势的皇帝,一定是可以物尽其用的,那个时候的杨广也许就是这个朝代的英雄,他提议修建大运河,他提议用科举制来广集人才等,这样的他又是否会是一个优秀的人呢?是否会在青史留名,被赞颂呢?可惜一切没有如果,在历史上,杨广始终都是那个亡国之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