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忽悠大宋丞相 3任皇帝都被他忽悠的团团转

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这是当时南宋百姓对朝政的一句戏谑,平章本是宋朝赠与年老功勋大臣的闲职,位在宰相之上,受此职位的多是德高望重之人。然而不学无术的贾似道凭借自己的忽悠技术居然也能忝居高位,真是对大宋王朝的讽刺。

宋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3年),蒙古势力做大,觊觎扩充地盘,于是向南宋政府提出“联蒙灭金”的倡议,后南宋与蒙古结成盟友。后来于端平元年(1234年),宋蒙联军成功灭金。

灭金后,蒙古长着自己兵强马壮,蒙古铁骑所向披靡,蒙古违背之前定下来的条文,把宋应得的土地削减,宋感觉自己做了他人嫁衣出兵强行索要土地,结果惨败而归,被别人打的鼻青脸肿,更倒霉的是蒙古于1258年以“违约”名义入侵大宋。

理宗令丞相贾似道领兵出战,贾似道根本是个军事上的白痴,也深知自己不是蒙古人的对手,于是在出征后这老泼皮与蒙军私下议和,并忽悠蒙军说朝廷会向蒙古进贡,蒙古大汗并不吃他这套,议和失败,大战一触即发,正在老贾这货发愁之际,蒙古大汗蒙哥在钓鱼城一战中死于城下,贾似道得知忽必烈会回国夺回汗位,便看准机会,与忽必烈签订和约,表示愿意称臣、岁奉二十万两银、绢二十万匹。

在私下议和后,贾似道与其他将领会师,并趁蒙军撤退时进攻,杀伤了仅仅一百七十多的外敌。一百七十多的数目对兵源充足的蒙军简直是九牛一毛,可是,贾似道却视之为“空前绝后”的战绩,夸大自己的战功,冒着欺君罔上的罪名连奉“捷报”,却不报蒙军撤退的真正原因。

理宗收到战报后,被贾似道蒙骗,赐贾似道卫国公与少师,令朝中的文武百官恭迎贾似道“凯旋”。贾似道得势后,立即作威作福,结党营私,搞得朝堂乌烟瘴气。

更可笑的是为了让自己万古留名,贾似道与同党编辑《福华编》,用以“歌颂”他于抗蒙军时的“英勇事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