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如果也像方腊一样扯旗造反,结果到底会怎么样

宋江招安以后,讨方腊,征大辽,死了不少英雄好汉,让正义感爆棚的人很是心疼,那么我们假设一下,假如宋江不要接受招安,也像方腊一样扯旗造反,结果会怎么样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会死的很难看,不是死在朝廷手里,而是死在梁山好汉的内讧之中。

为什么这么说?事情其实是这个样子滴。

聚义

有人说了,梁山一百单八将义薄云天,他们怎么会内讧呢,说这话的人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什么事实?就是梁山好汉也是有派系的,也就是说,所谓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也有政治倾向上的分歧。

抛去些什么摸着天杜迁、笑面虎朱贵、云里金刚宋万等水浒中并不怎么出色的小人物不说,单从主要人物也就是有能力影响梁山命运走向的重要势力上看,大致分为以下三派。

一:铁杆造反派。

代表人物有林冲、阮氏三雄、李俊、张顺等,这些人中,最有本事的林冲还是个例外,他只恨高俅,并不恨朝廷,也就是说朝廷如果杀了或者冷落了高俅,他还是很乐意为朝廷卖命的,因为他从根本上认为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博得个封妻荫子,留名后世,他的最终目的就是成为流芳千古的朝廷重臣。

而其余阮氏三雄等人,都在最底层打拼过,对北宋末年的昏庸腐朽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他们造反是最坚定的,但遗憾的是,这些人虽然人数不少,却并不占主流,也就是说,大部本事不行,左右不了梁山的走向;

二:中间派。

中间派

这一派人数不多,但都很厉害,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鲁智深、武松、史进等人,他们是江湖豪侠的做派,天生就漠视法律,不把规矩当玩意,凡事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政治倾向可左可右,看谁顺眼我就跟谁,属于能够争取的一派,但要命的是,

即便争取过来也不能保证他们有长久的忠心,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一旦你的想法跟他们的想法不符,恐怕立刻就会翻脸成仇。

司马迁说的侠以武犯禁指的就是这种人,这种人严格意义上不应该拉帮结派,应该独自行走江湖,一定都会成为很好的侠客。

也就是说这类人虽然厉害,但不能成为可以倚重的帮手,不能成为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太有个性了。

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派,投降派。

投降派大部朝廷官员出身,都有丰厚的人脉,非凡的本事,每一个人说起来都能让人心惊肉跳,后来被骗上梁山的第一高手玉麒麟卢俊义就不说了,他绝对是个例外,但其他人 ,看看他们的名字,大刀关胜、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青面兽杨志、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金枪手徐宁等等,哪个不是名震八方的高手,虽然人数不多,但俨然如一颗尖锐的钉子,牢牢地锲在梁山的核心要害上。

尤其要命的是,他们每个人上山,都是犯了这样那样的过错,所以万不得已暂时栖身水泊,单等着云开雾散之后,朝廷招安的那一天。

也就是说,他们上山大部只是为了避难,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造反的目的性不纯。

可好好的一百单八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吴用

说实话,这其实是个很要命的问题,梁山军师不是智多星吴用吗,说实话,他还真是没用啊。作为梁山的核心智囊,在梁山初期的发展道路上,居然没有提醒主公,建立明确的政治纲领。

也就是说,你是要当政治土匪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匪,倒是给个准信儿啊。

一面替天行道,一面又冲州撞府,一面向朝廷示好,一面又干着造反的活儿。

上层一团浆糊,造成的后果就是:

只顾着盲目的扩大势力,凑成所谓的天罡地煞,对来人的政治倾向没有进行有效的甄别,事后也没有进行严格教育,宋江本人呢,只是顺着他们的意思,造反派跟前就说造反的话,投降派跟前就说投降的话。最终分歧越来越是明显,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所以朝廷第一次宣读招安诏书时,就有义愤填膺的,就有兴高彩烈的,当然还有默不作声观察风向的。

造反派人多但都是乌合之众,投降派人少但个个精英,你让阮小二打关胜,恐怕一刀就给砍了,至于云里金刚之流,让他们去跟呼延灼争斗,结果更是想都不敢想。

两边势力如此悬殊,那么宋江有决定性的力量吗,翻遍整个水浒,算得上死党的也就区区可数的几个人,吴用、花荣、李逵、戴宗等。

其中吴用除了没用之外,还是个很不坚定的骑墙派,他最初是晁盖的心腹,可后来宋江势力做大以后,就俨然以忠实下属的身份自居,事事帮着宋江说话,以至于每次宋江出兵,调度军马都别有用心,给晁盖只留下阮氏三雄、宋万、杜迁等人,让晁盖的势力越来越弱,最后万不得的当了太上皇。

吴用和晁盖乡里乡亲,又一起劫了生辰纲,一齐火并王伦,也算是患难与共的好朋友才是,而他对宋江的印象 也只是听说过,以前根本没有交情,但就这么个只是听说过的人,宋江带了二三十个好汉上山以后,他就有意识的逐步倾斜过去,这样的人能否倚为心腹,就要大大的划个问号了。

其余对宋江能无条件服从的,也就只剩下花荣、李逵、戴宗等 ,充其量再算上宋江的徒弟孔明、孔亮,其中花荣是非常厉害,但整体上比较下来,不但比不过投降派,怕是跟造反派比起来,也差着一大截。

也就是说,他个人的势力不足以影响梁山的走向,他影响不了,造反派影响不了,中间派又是支最不确定的力量,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有投降派了。

投降派本事高,目标一样,都在等待朝廷招安的一天,形成一个坚定的政治集团。

而宋江呢,又左右不了这个集团,所以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思,恐怕这才是宋江接受招安的主要原因。

内讧

我们假想一下,这时候如果宋江想当皇帝,建立政权,彻底跟朝廷决裂,投降派没了念想,那还不联合起来反对宋江,反对的结果自然是战争,战争的结果谁输谁赢不知道,但梁山元气大伤则是肯定的,这场战争之后,宋江即便能活下来,梁山丧失了骨干,势力一落千丈,即便投降也没了投降的资本,朝廷要收拾他们,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了。

所以从这个层面讲,宋江除了接受招安,还真没别的出路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