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赵倜任河南督军时,于廷鉴负责开封郊区的治安

曾任河洛、汝阳道尹及河南省河务局长、焦作中原煤矿公司副董事长的于廷鉴,系我的族兄。抗战期间,他因病在家,我和他不断接触;他的子侄多和我同学,也有来往。于廷鉴字镜三,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世居河南省西平县芦庙街,属西平、遂平、郾城、舞阳于氏家族。行七,为于氏由山西洪洞县迁西平的15代孙。

和解放前河南省田粮管理处处长于镇洲,河南大学教授、诗人于赓虞及河南早期共产党人于秀民都是同族。于廷鉴家为芦庙中等地主,抗战前与叔同居,家人20余口,是芦庙的一个大户人家。清朝末年,于廷鉴毕业于河南高等巡警学堂,当时曾赏给“举人”功名,并发给顶戴礼服。未几,鼎革,于被分至河南警备厅任职。

民国初年赵倜任河南督军时,于被任为开封四郊警察署马巡队长,负责开封郊区治安。以胆大勇敢出名,旋被提拔为四郊警察署长。于廷鉴这时仅20余岁,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当署长后,竭力表现他的敢干精神,并在官场广为结纳,被河南省政务厅长孙世伟赏识,1921年挂牌赴任嵩县县知事。

豫西一向是社会秩序极不安定的地方,而嵩县地处山区,地瘠民贫,民众铤而走险者、土豪养丁劫掠者甚多,被当时政府认为是匪患炽烈地区。于廷鉴到任后,率团队进山剿捕,几经危难,均得脱出险境。一年以后,烽烟少息,因此颇有名声。于还注意开发民智,兴办一所师范学校,以随往的青年教师于芳昭为校长,意欲广办新学堂,以取代旧私塾。并打击豪强,禁赌、禁娼、禁烟毒。当时河南的县知事多为文质彬彬50岁左右的“老夫子”,而于当时只有30来岁。

时吴佩孚任直鲁豫巡阅副使,坐镇洛阳。闻知于廷鉴有才能,便把他调为洛阳县知事,由一个三等穷县,升至全省有名的一等县任职,于喜出望外。离开嵩县时,道旁黑压压一片人为他送行,并送“除暴安良”匾额一方。于廷鉴任洛阳县知事后,为报知遇,竭力效忠于吴佩孚。使尽全身解数,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他首先努力剿匪,以确保洛阳的治安;继而大兴土木,修路植树,整顿市容,以壮观瞻;又设立车马局,向农民征派马匹车辆,保证过境军队需用,军队省却了抓车拉夫的麻烦,老百姓也免受出门逃避的痛苦;还在洛阳关帝庙创建一所师范学校。于知吴佩乎崇拜关羽、岳飞,每年春秋都要亲自祭祀,所以便在办校同时,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当吴五十寿辰时,于率师生前去祝贺。于的这些措施,深得吴的赞许和欢心,未几,即被吴推荐升任河洛道尹。当时河南只有四个道,每道辖20余县。河洛道衙署设在洛阳,这样于和吴的关系更接近了。于廷鉴升任河洛道尹后,雇工精拓“龙门二十品”及“三体石经”数百套,分赠洛阳、开封一些友人及军政学各界名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