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他们比杨家将还惨,曾迫使敌军溃逃700里,最后满门战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文人,他们一个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理想有追求可谓一个时代的财富,但是历史不总是遂人愿,就如同鲁迅先生面对国家危难深知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于是中国少了一个好医生,多了一个思想斗士一般,明朝孙承宗也是这样一个不一般的文人。

孙承宗年少时曾经担任朝廷官员房守士的家庭教师,一次房守士被升迁至大同担任巡抚,孙承宗也一并前去,当时大同是明朝重要的边防重镇承担着抵御清军的重要军事责任,孙承宗一到此处就仿佛找到了乐园一样,他对军事理论知识十分感兴趣一没事的时候就往军营跑,整天和一些老兵在一起学习边关军务。

万历三十二年,孙承宗科举中第,入职朝廷,孙承宗的文学素养开始展现,成为明末时期北方的文坛领袖,甚至成为了明熹宗的老师。只可惜当时局势动荡,辽东地区被清军攻破孙承宗被御史推举上任,孙承宗放弃前任都督的政策,在辽东地区修筑关宁锦防线,进一步扩大了明朝的军事面积,同时也让数百万的因战争无家可归的难民得以安置。

同时孙承宗培养了一批文官武将,其中最著名的袁崇焕曾经就是被他培养的,这些人都成为明末时期的栋梁。就这样孙承宗在辽东步步为营,迫使敌军溃逃700里,但是因为功勋卓著他被魏忠贤妒忌,遭到东厂的针对,自己辞官回乡。

崇祯九年,清军绕过关宁锦防线直插北京,明朝告急,孙承宗被再次启用。这一次孙承宗使用奇兵,调用通州军队直袭敌后,清军阵脚大乱,努尔哈赤再次被逼退兵,这事过了,孙承宗再一次被权臣针对,自己无可奈何只得再次辞官回乡。

回到家乡的孙承宗还没有过两年的清闲日子,崇祯十一年清军攻打高阳也就是孙承宗的老家,时隔两年再次场景重现,只不过这一次孙承宗不再是朝廷重员当时他丝毫不畏惧,孙承宗招募乡勇带领自己族中的年轻人一同抵御清军。

虽然孙承宗勇气可嘉,可惜实力差距悬殊最终城破,除他自己外满门战死,孙承宗自然没有苟活于世,自缢于敌营,悲壮不已。明朝最后一位太子太保就这样去世了,下场竟比杨家将还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