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戚:不要看小我是一位普通放牛百姓,就不够资格讨论社会大事

宁戚,是春秋时代,齐桓公执政时期的一位贤能的大臣。当时,齐桓公使用管仲挟持天子,来命令各国诸侯的计谋,借周天子的名义来大会诸侯,一时之间是威风赫赫。但是,诸侯当中,有一些不买账的,比如在宋国就是其中之一。桓公知道之后是很生气,当然也是非常严重。他决定带一帮小弟去教训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宋国。齐桓公让管仲先率领一支部队走在前面,他自己统率大军在后,两军在商丘会合。

行军途中,管仲遇到了一个非常滑稽的乡下汉子,他身穿一件粗布衣衫,光着脚,戴着一破烂的大草帽,在山上放牛。他还一边敲牛角打节拍,一边唱歌,管仲一听,这歌词还非常有文化,很有深度。他当时就觉得,这个乡下汉子有点儿来头,于是那命人赏给他一顿酒饭,自己则继续赶路去了。这汉子酒足饭饱之后,准备拜见管仲,没想到管仲已经走了。后来,他托侍卫给管仲捎了一句话。士兵赶过去把这句话念给管仲听。

可管仲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琢磨了半天,也看不出当中的涵义。有个管仲的爱妾,当时正在随军,这个女子非常不简单,对诗句非常有研究。于是他笑着告诉管仲,这汉子是想做官呢。管仲立刻命人将这个汉子找来,留下来交谈,才知道这个人叫宁戚。确实非常有才,只是一时沦落在这里替人放牛,管仲非常高兴,当下写了封推荐信,让他等候齐桓公的车队。

三天后,齐桓公大军果然到了。宁戚仍旧一身放牛的装扮。站在路旁不回避,也不害怕,等齐桓公的车走近。他又敲牛角唱了起来,唱了一些讽刺当时社会的歌。齐桓公听了很惊讶,让人把他带到车前。齐桓公说:“你只是个野夫!怎敢讨论天下政事?当今天子在上,我与各个诸侯都对他心悦诚服,在我的国家百姓活得心安,到处是一派盎然春意,你怎敢这这样讽刺社会?”

没想到,宁戚很硬气,一点儿也不买账。最后他说:“为了争夺王位,你杀自己的兄弟,现在又挟持天子,来控制诸侯国。连年打仗,百姓飘摇不定,国家的状况每况愈下,还说百姓住得安心舒服,一派盎然春意,这样下去,我真不知道齐国的结局会怎么样。”齐桓公听后是勃然大怒:“说话太无礼了。”齐桓公立马下令侍卫把宁戚拉出去斩首。宁戚面无惧色,扬天长叹道:“夏桀杀龙逢,商纣杀比干,我要成为第三个了吗?”

有大臣对桓公说:“我看他不像是一个普通的放牛人,你把他放了吧。”没想到这齐桓公立马是转怒为喜,下令给宁戚松绑,并对他说:“我只不过是想试探你罢了,看来你确实是个好汉。”这时候,宁戚便掏出管仲的信,给了齐桓公一看。大意是说,这个人不是放牛人之流,乃是当今以有用之,才望您能留下他辅佐您。如果这种人被别的国家吧,去了你会后悔终生的。

桓公看后说:“你居然有管仲的信,为什么刚才不呈上来呢?”宁戚回答:“如果您是厌恶直言,而喜欢听奉承话的人,我又何须把这封信拿出来呢?”桓公听后非常高兴,就让他坐在后面的车上。当晚军队安营扎寨后,决定给宁戚封爵。身边侍卫说:“为什么不派人去调查一下背景呢?确认这个人是贤才后,再封爵也不晚嘛。”齐桓公说:“我不能因为他以前有过错,现在就抛弃这个人才。”

于是,齐桓公就在烛光之下,冯封宁戚为大夫,让他与管仲共同参与国事。宁戚不愧是放牛的,他被齐桓公拜为大夫后,就长期主农业生产工作。在古代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家能不能强盛富裕的生命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里也有宁戚的一份大功劳。春秋战国时代,虽是乱世,但也有一些好处,比如社会环境宽松,干事业的机会多,有本事的人都容易找到工作。

一个平头老百姓动不动就可以见到国君,给领导谈谈国家大事,或者是唠唠家常,诉诉苦,出主意都可以。宁戚不过是一个读了些书有些想法的农民,出门就接连的遇到了两位贵人,先是管仲,给他写了封很有分量的推荐信。他后是遇到齐桓公,敢于评论社会,说实话,被齐桓公发现他的才能,得到重用。不要因为你是养牛的,还是杀猪的,就没资格对社会发表心声。像宁戚一样勇敢,说出内心真正的声音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