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最宠爱的女人是杨贵妃吗?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唐玄宗妻妾成群,但是历代人都认为唐玄宗最宠幸的是杨贵妃,实际上杨贵妃不是唐玄宗最宠幸的。唐玄宗最宠幸的是谢阿蛮。谢阿蛮是什么人呢?谢阿蛮是唐代歌舞名妓,出生陕西临潼农村,八岁时期父母双亡,流落长安街头,被一家老鸨相中,领进妓院,老鸨教她学习歌舞,她聪慧无比,似乎对舞蹈有着相当的天赋。

《凌波曲》传说是唐玄宗梦见龙女,得到启发,曲子成后,很多人的表演都不能让唐玄宗满意。高力士四处寻找能演凌波舞的人,一日在妓院发现了谢阿蛮。高力士将谢阿蛮领进宫中,让她参与表演凌波舞,扮作龙女,凌波仙子。彩排试演的时候,得到著名唐代音乐家李龟年的盛赞,特别是杨贵妃,喜欢谢阿蛮的舞姿,认为她的舞姿比自己的好,于是,唐玄宗让杨贵妃和李龟年教授谢阿蛮凌波舞。正式表演的时候,郭子仪做指挥、唐玄宗、李林甫、李龟年、杨贵妃都亲自伴奏,可谓历史上一次最具规模的盛大的表演和演奏,谢阿蛮的舞姿深深打动了唐玄宗。

唐玄宗请求杨贵妃准许宠幸谢阿蛮一夜,杨贵妃也喜欢谢阿蛮,但是必定吃醋,忍痛还是准许唐玄宗宠幸谢阿蛮一夜。谢阿蛮苗条的身材吸引了唐玄宗,特别是唐玄宗发现谢阿蛮还是处女,当夜谢阿蛮还教授唐玄宗许多男女云雨之事。谢阿蛮虽是处女,但是在妓院里姐妹没少教她房中术,临进宫,老鸨特意面授男女之术,期望谢阿蛮得到皇上宠幸,自己也沾光。谢阿蛮与唐玄宗一夜后,唐玄宗难忘谢阿蛮,但是杨贵妃百般在阻挠他们相会,唐玄宗没办法,就找谢阿蛮偷情,被杨贵妃知道后,杨贵妃特意抓奸,当众说唐玄宗不顾朝政,大白天宠幸妃子,有失身份。

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 以下这个陶俑中舞女的服装为“健舞”的服装,健舞的舞服以小袖为多,以便腾越旋转.胡舞中最出名的便是“胡旋舞”。

唐玄宗李隆基对于胡旋舞十分偏爱,他的宠妃杨玉环和宠臣安禄山,为了取悦于玄宗,也常常在宫廷上眉飞色舞地跳胡旋舞。

半臂也是影视作品中比较常见的款式,又称“半袖”,是一种从短襦中脱胎出来的服式.一般为短袖、对襟,衣长与腰齐,并在胸前结带.样式还有“套衫”式的,穿时由头套穿.半臂下摆,可显现在外,也可以象短襦那样束在里面。

名人介绍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永昌年间(689年)过继给李旦的长兄孝敬皇帝李弘为嗣,初封临淄王,后改封楚王兼任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

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终年78岁,葬于泰陵。

《幸蜀西至剑门》原文翻译及赏析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剑门山高耸入云,险峻无比;我避乱到蜀,今日得以回京。

只见那如翠色屏风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红色屏障的石壁,全凭五位大力士开出路径。

灌木丛生,好似缠绕旌旗,时隐时现;白云有如飞仙,迎面拂拭着马来。

治理国家应该顺应时势,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们平定叛乱,建功立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注释

⑴幸蜀西至剑门:幸蜀:驾临四川。剑门,古县名,今四川省剑阁东北,因剑门山而得名。此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长安收复后从四川回京时,行至剑门时所写。

⑵銮舆:皇帝的车驾,此处是李隆基自指。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视称出狩。

⑶五丁开:传说中蜀道是由五个大力士(五丁)开通的。⑷乘时:造就时势。

⑸勒铭才:建功立业的才能。西晋时张载作《剑阁铭》,晋世祖司马炎派人刻于石上。铭中有兴时在德,险亦难恃之语。

【作品鉴赏】

《幸蜀西至剑门》出狩下紧缀一个回字,显出玄宗心境的爽朗和愉悦,两句一景一事,领起下文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二句,开篇扣题,力度千钧。剑阁天险,銮舆人主,铢两悉称。峻是剑门山主要的特征,其它如道路险曲等,都由峻字生出。诗中不去写山,只抓住山腰横云这一特定景观来写:在平原高不可及的层云,此刻只是层层低徊于剑门腰际,足见山高岭峻路险。横字,描绘出层云叠起,横截青峰,与峻伟山势,共同构成一种浩然雄劲的气势。经过首句先声夺人的渲染,出句交待皇舆返京,经行剑阁情事。《春秋》为尊者讳,天子逃窜,每称出狩,用来不免难堪。但出狩下紧缀一个回字,又很能显出玄宗心境的爽朗和愉悦。

两句一景一事,领起下文。颔联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互文见意。屏,嶂均指山峰,翠、丹渲染山色之美,玄宗回京经过剑阁,虽已是十月初冬时分,但南国天气,正是枫叶流丹、青松积翠的好季节。山路萦绕,只见座座山峦,红绿纷呈,丹翠辉映。千仞合写道路险阻。皇舆经行,抬头看去,剑门七十二峰拥挤堆叠,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闭合的大门。山势最险处,峭壁中断,两岩相嵌,形似剑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所在,山也因此得名,五丁开形象道路之险,其中流传一个神奇的传说:秦惠王伐蜀不识道路,于是造五只石牛,置金牛尾下,扬言牛能屙金。蜀王负力信以为真,派五壮士拉牛回国,为秦开出通蜀的道路。

《幸蜀西至剑门》格调庄严,笔力扛鼎,虽作于乱中,不失盛唐气象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落笔于事,事中见景。灌木句写道路之曲。太白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足见弯道众多。仪仗左转右转,旌旗摇动,乘舆前行,反觉是路边的树木山石在转移倒退。仙云呼应首联横云,山中之云;远看阴浓层叠,等到拂马而来,却丝丝缕缕,轻灵洁白,使人看了,顿觉澄洁清爽,加上地势之高,如入仙境。尾联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是就剑阁石壁所勒张载铭文发议论,张氏在《剑阁铭》中明确提出,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并在文尾声明撰铭宗旨:勒铭山阿,敢告梁益,警告汉中和四川的不臣者,天命所钟,在德不在险。

玄宗读罢铭文,深有同感。乘时方在德,乘时,是说眼前出现平叛的大好形势。他相信李唐王朝德在人间,也相信其子肃宗的仁智,祸患很快就会消除。当然,面对铭文,玄宗也不会忘记,他追求享受、滥用佞人,与这次动乱的发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免感叹自己昔日之非,不无悔恨。因此对张载的识见才华十分称赏:嗟尔勒铭才,嗟是赞叹之词。此诗格调庄严,笔力扛鼎。虽作于乱中,不失盛唐气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