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走麦城,是马超见死不救还是“隆中对”的牺牲品呢?

东汉末年,穷困潦倒的刘备意外遇到了关羽和张飞二位悍将,三位志同道合的人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在桃园结义对天盟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然而最后关羽死的地方距离益州只有20里左右,为什么关羽坚持了大半年还是没能盼来一个救兵呢?如果按照当年的盟言,刘备和张飞早就应该去救患难的兄弟了,为什么没人去救呢?当时关羽军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关羽要是真想逃的话,吕蒙也拦不住。当时吕蒙有2万多人,关羽也有2万多人,因此李蒙在兵力上不占优势,更不用说包围关羽了。当然也有别的原因,当时吕蒙守着城池,而关羽在野外驻扎,风餐露宿,如果关羽不一心夺回荆州,而拚命攻打李蒙的话,他就不会败上加败!

最后关羽不仅没夺回荆州,在败走麦城后还丢了性命,被人枭首。后来首级送给了曹操,落得个悲惨下场。可以说荆州之战对于蜀汉政权是致命的,因为这意味着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想无法再实现了,兴复汉室也成了一句空话,蜀汉政权也从此一蹶不振。

后来有人提出一个疑问,就是在关羽兵败时,为何诸葛亮等人不愿意出手相救呢?尤其是马超,他当时镇守在临沮,而临沮又属于荆州,按区域划分是归关羽管的。那么马超也应该听从关羽的指挥,但是翻遍史书并没有任何关于马超听命于关羽的记载,因此可以判断马超这个都临沮也只是个虚职而已,手下就没有多少兵马,因此马超也就谈不上见死不救了。

总之,关羽的死其实就是魏蜀吴三分天下的牺牲品,刘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家也都知道,关羽是一直都反对刘备称帝的,他向来忠于汉室,从他很喜欢汉寿亭侯这个称号就能看得出来,所以他才一心跟随刘备打江山。因为他一直坚信刘备说过要恢复汉室的话,但刘备没有统一天下的实力,只好寄希望于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帮他实现三分天下的计划。他眼看诸葛亮一步步实现了“隆中对”的计划,所以只好牺牲关羽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