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神器洛阳铲到底有多牛?连苏联人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游人在西安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常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仅依靠20世纪70年代的考古技术条件,是怎么发现秦俑三个坑的?其实,在发现过程中并没有使用什么先进仪器,全靠一把洛阳铲,探明了秦陵兵马俑的范围,并进行了一些的挖掘工作。

这几年盗墓题材影视剧热播,洛阳铲也被众人所熟知,小小的洛阳铲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说起洛阳铲,还是先说一下北邙山。北邙山,位于洛阳以北,公元前180年,刘邦的孙子刘章被封为阳城王,刘章看中邙山是块风水宝地,死后便埋在这里,后来,洛阳权贵也纷纷在这里下葬,东汉时洛阳成了国家首都,百年来,这里到处都是墓葬,层层叠叠。

墓下有墓,这对办丧事的人家来说,是大为不吉利的事,也是非常忌讳的。所以,如果有达官贵人安葬北邙山,风水先生在择好墓地后,让人掘地三尺看看地下有无墓葬。

在清朝末年,洛阳马坡村农民兼盗墓达人李鸭子发明了一种马蹄形的铁铲,人们叫它“搡铲”。它的外形为2寸宽凹字形半圆形铲头,高不到一尺,上端安上2米长的竹竿。这就是闻名后世的洛阳铲前身。

把这种铲向地下钻插一次就可深三、四寸。往上一提,铲头半圆口就将地下的土带了上来。不断向下钻,接着得到不同层次的土壤,根据不同地层土的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分析,基本就能断定土层的大致年代。

如果是经入动过的熟士,地下可能就有墓葬。如果碰上异物,提上来一看就知地下有什么东西。有些经验丰富者只要铲打下去,凭发出的声和手上的感觉便可了解地下况。清朝末年,洛阳一带的盗墓贼就是利用这种工具来寻找北邙山的古墓的。民国时期,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遗址等古城址的发掘,洛阳铲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国家156计划实施,洛阳承建了一批重工业项目。在破土动工时愁坏了当时的洛阳市长。因为都知道,洛阳地下遍是墓葬,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挖到,给地下文物保护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有人向市长介绍了搡铲的历史和用途,在场的一位苏联建筑专家露出不屑的神情,说这是胡闹。可是经搡铲钻探后得知的情况,和挖开土层结果完全一样。他才大为惊讶,连声佩服说:“哈拉少!哈拉少!(好!好!)”。

建国后,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搡铲便被进一步加以改进定型,成为考古工作者的专用工具。并于1954年正式命名为“洛阳铲”,在考古界得到了大力推广。如今,考古人员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地下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