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号称小张良,带领二十万大军谋反,没想到三天就败了

此人号称小张良,带领二十万大军谋反,没想到三天就败了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三国时代非常的混乱,并且连年的战乱使百姓都没有办法安居,但是诸侯们的野心也是没有办法遏制的。虽然出现了非常多的忠烈之人,他们都替自己的主公办事,并且不关心生死,但是只要有忠心的人,就肯定有不忠心的人,所以那个时候反叛的人也是非常的多。暂且不说他们的反叛是不是正义的,一些无名小卒发动的小型的动乱几乎是可以忽略的,但是大型的反叛总是让统治者非常的头疼,如果稍有不测自己就很有可能被推翻,所以叛乱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说起叛乱,就不得不说到这一个人,他是那个时代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的并且有小张良的称呼,但是令人想不到的事情就是,他当时手上有20万的士兵,并且他又非常的有谋略,为什么才刚刚起兵三天就被击败了呢?这个人是谁呢?

他是魏国的一位大将,并且时候来灭蜀一战的主将,他就是钟会。他早年就已经成为了司马家的心腹,并且曾经还多次被司马懿给提拔,并且还曾经被提拔去掌管机要,并且他还曾经识破了司马昭讨伐蜀汉的真实想法,由于这些事情当时有很多人称他为子房,这个意思就是说他的他的才智堪比张良。还有就是,当年伐蜀的时候,他自己的手下就已经有了十几万的兵力,甚至是邓艾的手下也只有几万人,但是后来也都被他给吞并了,再加上后来姜维战败降服的几万人,也就是说,到最后他自己应该是统领着近20万的军队。这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恐怖的。然而,当他进入了蜀地之后,就想要谋反了,他十六日的时候进入了成都,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十八日就被杀掉了,也就是说仅仅三天他的谋反就已经失败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认为司马昭早就已经防备他了。他为什么敢谋反,并且还提出了军队到长安之后在分两路前进,然后到洛阳再汇合的想法呢?因为在他的意识里面他是深得司马昭的信任的,所以这样子可以出其不意的去进攻他,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想要谋反的事情在出征之前就已经被大家都知道了,因为他的哥哥亲口对司马昭说他会造反。还有邵悌也曾经提醒过可以伐蜀,但是千万不能用他。还有一些人都对司马昭反映过这个事情,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他的野心,所以司马昭肯定也是知道的。所以对于他的造反,司马昭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并且只用了一封信就打乱了他的计划,使他本来想要一统天下成为了割据蜀地。

其次,我认为他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他觉得蜀汉已经灭掉了,并且自己的手中又有这么多的军队,所以就谋反了。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蜀汉的灭亡更多的功劳是在邓艾那里的,他的作用其实并不是很大,他仅仅只是拖住了姜维而已,并且还差点被姜维打败,还有就是他手中的军队虽然非常的多,但是大部分都不是他的,全都是司马昭授予他的,所以说这些根本就不算是他的力量,由于这些士兵们的家属还都在魏国,所以他们肯定不会轻易为自己效命。也就是说他虽然兵力非常的多,但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之下肯定会失败。

第三点是他太相信卫瓘。那么这个卫瓘是什么人呢?他其实是被派过来监视钟会的人。当时他就是借卫瓘之手除掉的邓艾,然后他就打算谋反了,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卫瓘,但是两个人并没有达成一致,然后这个消息就被传了出去,很多人都得知他收押很多的大将,然后这些大将的亲信们就都派兵前来攻打他,所以他才会死的这么快。

最后一点就是他太过于仓促,没有最好准备。对于谋反来说,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情,历史上想要谋反的人很多,但是他们都一个特点就是都谋划了非常久才决定造反,有的甚至是几十年,用了两三代人的心血才最终成功。然而他这个人才刚刚有一点势力,并且刚刚决定谋反就马上出了兵。而得到了司马昭的消息之后,又马上改变了目标,感觉太不稳重,并且没有自己的主见。所以他的迅速失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