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的背后,司马懿有意为之?背后竟然隐藏天大的政治阴谋?

空城计的背后,司马懿有意为之?背后竟然隐藏天大的政治阴谋?

战争是残酷的,所谓的成王败寇是有它的道理的,名将都是在战争的洗礼中愈发的成熟,可是一场战争的成败,决定的因素绝对不是简单就能解释清楚的,我们古代就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但是有时候一场战斗的成功也是需要对手的配合的,尤其是两代名将之间,谁能够获胜本身就带着一定的运气的成分,那么这个时候谁昏招迭出,谁的失败也就不会太远了。

关于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就是空城计,但是真的是孔明神机妙数,利用心理战就轻而易举的战胜了司马懿吗?还是这个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可以说整个空城计的核心并不在诸葛亮的身上,而是在司马懿的身上,所以当时的情境下,他到底是如何想的,或者是有什么打算,才是诸葛亮能够成功的关键,仔细想来,这里面透着蹊跷,有着阴谋的味道,用现在的话说,充满了套路,不是吗?

可以说战争是敌我双方共同演绎的结果,缺少了一方的配合,这个战争就不会发生,就拿赤壁之战而言,如果不是曹操因为北方的士兵不善水战,从而将战船用铁链相连,增加战船的稳定性,就算是周瑜方面能够想到使用火攻的战术,这个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的,可以说一场战争的决定因素,往往在某一个细节的处理上没能达到精益求精,给了对手寻找到破绽的几乎,所以赤壁之战的成功,曹操也是贡献了巨大的作用的,如果没有他的配合,也许三国鼎立的格局真的就不会形成了吧!

那么空城计的成功实施,也是这场关键战役的两个主角相互配合的结果,而诸葛亮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使出的险招,而这个事情的前因自然是很复杂的。这是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蜀汉政权可以说兵精粮足,后方的统治也达到了和平稳定的格局,之前最大的后方威胁也在南征之后变得稳定了,孟获在七擒七放间彻底被蜀汉掌权的诸葛丞相折服,归顺了这个以汉为国号的政权,也就是因为这次的南征,一个人才进入了孔明的视野,他就是马谡,整个南征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他的计谋,所以在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就将这个他信任的参谋人员戴在了身上。

可以说一开始整个形势是非常有利于蜀汉的,曹魏有三个郡在战前就投向了蜀汉,但是街亭一战,就是马谡的胡乱指挥,直接打乱了诸葛亮的部署,再加上赵云邓芝的兵马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时候的战场就导致了作为中军指挥的诸葛亮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局面只有撤军一条出路,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还没有等到蜀汉方面做出太大的反应的时候,司马懿已经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来到了蜀汉的中军位置。

这一下诸葛亮就危险了,安排一切撤退的手段之后,他手中的兵马也就剩下不多的人马了,可是这个时候怎么能够阻挡得住曹魏的十万大军呢?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就兵行险着,自摆了一招空城计,等到司马懿大军来的时候,看到诸葛亮坐在的西城城门打开,只有几十个军士在打扫着城门。而他却是神情自若地在城门之上弹起了古琴,仿佛并不知道有什么大军压境的感觉。

司马懿看出的其中的凶险,认为这个城内必然有埋伏,就等着他进入,所以果断下令撤退,可是这里面有着很多的疑惑的,诸葛亮自摆空城计,或许真的是无奈之举,利用的也就是司马懿谨慎小心的性格,但是司马懿的表现也是很值得怀疑的,他们能够直接来到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可以说是早就得到线报,知道他的虚实,要不怎么能恰好就来到了这里,难道是他胡乱碰撞的结果,这个显然是不显示的,况且还是司马懿这样谨慎的性格,那么他就没有其他的办法试探一下,当然是存在这样的可能的,可以说在这里换做一个正常的将领,都不会傻得贸然进入,但是试探一下还是可以的,这样既可以探知这里面的虚实,也是可以看得出他的战略意图的,但是司马懿果断的拒绝这样的试探,可能在他想来,诸葛亮一生小心,怎么可能兵行险着呢?

当然,这里最大的可能却是司马懿有着自身的打算,或者是他的小算盘,他是不受到皇帝信任的武将,之前的君主对他都是有着诸多怀疑的,这就使得他格外的小心,明白历史的他自然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的。而他这一次之所以能够获得兵权,就是因为诸葛亮的北伐,而曹魏缺乏独当一面的将帅,所以才有了他的机会,可是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就在眼前,如果真的是他在摆一个阴谋,那么贸然进入必然吃上大亏,如果损兵折将的话,在君主的面前也就没有好交代的,而如果不是阴谋,那么可以看出此时的诸葛亮就是瓮中之鳖,但是这个麻烦被消灭了之后,他也许就会被君主“鸟尽弓藏”了,失去了价值的他,也就任人宰割了。

所以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司马懿决定不去冒险,也算是换了诸葛亮的一个人情,只要他存在一日,这个北伐就不会停止,而他也就不会成为一个无用的人,这就是司马懿的一场政治阴谋,可怜诸葛亮还是蒙在了鼓里。这个阴谋存在了上千年,当然,这只是一个阴谋而已,别的就不存在了。

(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