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问鼎牵牛

楚庄王是个复杂的君王,放纵也能自控,有觊觎天下之心,也有君子风范,能爱民也杀人。他如果给后世留句话,想必是:这个世界我来过!

即位后,楚庄王三年不问政事,日夜寻欢,还明令这事谁说谁死。伍举忍不住进谏,见庄王左拥右抱,就和庄王说了个隐语:“有只鸟落在土丘上,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答道:“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下去吧。”

然后过了几个月,楚庄王不但没有一点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大夫苏从下定决心死谏。楚庄王问他:“你不知道我下的命令吗?”

苏从说:“如果杀了我能让君上圣明,是做臣子的心愿。”

于是,庄王停止醉生梦死的生活,开始听政。其间杀了一批人,提拔了一些人,并重用伍举,苏从,也因此重获楚国民心。

有些障碍坎坷,是人为设定的,往往容不得异见出现。明知前面是火坑,有人巧用智计,有人直面而上。即便结果是好的,这之间的幸与不幸,谁又能说得清?

楚庄王问政之后,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文治武功。于是他膨胀了,跑到周朝国都郊外阅兵。不得以,周定王派王孙满来慰劳,楚庄王乘机问他九鼎的大小。王孙满表示治国在君王的德行,不在九鼎。楚庄王表示楚国兵强马壮,折钩铸鼎是小意思。这番言语的精髓后世的苻坚肯定学到了。于是王孙满跟楚王掰扯起老黄历,从九鼎的来源,以及在夏商周之间易主的故事,再说起周成王曾经占卜周朝有700年存续,最后说天命还在周朝一锤定音,打消了楚庄王的野心。

陈国的夏征舒杀了国君,楚庄王号召诸侯讨伐,攻下之后便当作楚国的一个县。满朝文武歌功颂德的时候,申叔却摆个臭脸,楚庄王问他原因。申叔表示:“一个人牵牛过别家的农田,田主把牛扣下,牵牛的人固然不对,但是田主的行为不是太过分了吗?大王以大义名分号令诸侯攻打陈国,然后贪婪地划归自己的一个县,以后还怎么取信于诸侯。”听了之后,楚庄王为陈复国。

如开头所说,楚庄王不简单。从后来的行事来看,他即位初期的荒唐极有可能是给百官的一个考验,也同时在暗中筛选可用的人才。至于问鼎与“牵牛”的事情,用现在的眼光看无可厚非,却也可以知道楚庄王是个爱惜羽毛的人,只要别人的话有道理,即便是在说他做错了事情,他也能从善如流。

这样的楚庄王也算是个不错的君王。然而在庄王时楚宋的战争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这副惨景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比楚庄王不如的君主多去了,这之间又会有多少冤魂飘荡?

古今兴亡事,不尽庶民尸。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