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很丧的皇帝,龙袍都要打补丁,不爱江山爱鸡蛋

民间老百姓对宫廷生活的想象无外乎顿顿鸡鸭鱼肉,白米白面管够。还真有位皇帝,如我们想象一般的平平生活着,他就是清宣宗道光。





道光的运气实在不算好,康雍乾盛世已过,他的老子嘉庆帝算是勉力维持了大清表面上的繁荣,等到了他这里,清朝已明显地走上了下坡路。鸦片大量输入,白银大量外流,军备废弛,国库空虚;而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中,道光帝能想到的应对之策居然是节衣缩食。

道光帝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节俭”。1821年,道光元年,刚登基的道光皇帝,首先发表了他的施政纲领《御制声色货利谕》,并让全国各级官员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道光皇帝作为发起人,带头在紫禁城里过上了紧紧巴巴的日子。





皇帝大人身着补丁的旧衣服,用着普通的笔墨纸砚批折子。在吃的方面更省,道光帝一年四季的饮食都是以“五品”为限,即每日早晚两膳菜肴,饽饽各五品。宫里除了太后、皇帝和皇后外,其他人非节庆不得吃肉。夏季,帝后每日都要吃西瓜解暑,道光帝觉得吃西瓜是浪费,在最热的三伏天明令太监:“明日取消西瓜,只供水。”





即使是除夕和元旦的膳食,道光帝仍严格遵守“节俭”二字。大过年的吃鸡蛋炒肉,对于皇家而言,实在有点寒酸。但道光皇帝却不这么认为,他爱吃炒鸡蛋,几乎顿顿少不了。同时他一直深信不疑:每天吃炒鸡蛋已是非常奢侈了。

市价八九枚的一个鸡蛋,内务府给皇帝的报价却是千二百枚,中间卡了多少油水可想而知。道光问军机大臣曹振镛吃的鸡蛋多少钱,曹振镛当然知道内务府的水有多深,不愿轻易得罪人,直接就说“臣少患气病,生平未尝食鸡卵,故不知其价”。可怜两耳不闻宫外事的皇帝,吃个鸡蛋都诚惶诚恐。





吏治如此腐败,道光帝所倡导的艰苦朴素完全成为形式主义,大臣们穿着打着补丁的朝服,实则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这其中的门道,道光并非不清楚。有一次端午节,道光与大臣周文勤闲聊,说到吃粽子,问:“有白糖否?”曰:“有。”“其价若干?”曰:“一斤约百枚。”道光大笑起来,说:“朕食此一小盘白糖,需需银十二两。”(道光皇帝是粽子的甜党。)皇帝也不是傻子,十二两白银一小碟的白糖,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也只能不了了之。道光才干平庸,无力整顿吏治。在国力日渐衰落之际,不谋改革,不思善治,终日里靠宫中节衣缩食,根本是本末倒置。





所以有人将道光的统治与他祖父乾隆相比较,“岂愈奢则愈丰,愈俭则意吝耶”越奢侈反而越丰盛,越节俭反而越拮据。从精致的苏州菜到简单的鸡蛋炒肉,大清的国运似乎也藏在皇帝们的食单中。乾隆的“大时代”已过,而始于道光的“小确丧”才刚刚开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