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一生只画兰、竹、石”郑板桥

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而八怪当中,最为出名的当属郑板桥,他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贼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这个被扬州画家李鳝誉为“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的郑燮,究竟是凭借着怎样个性和特异的性格生活在盛极一时的康乾盛世中呢?

“家道中落·考取秀才”

郑板桥,字克柔,于康熙三十二年生于江苏兴化,在其出生时,正遇家道中落,早年的生活可谓十分拮据。3岁那年,生母去世,少时只得随父亲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8、9岁时,便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14岁那年(即康熙四十六年),他又失去继母郑夫人,其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其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他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两年后,他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

直至20岁时(即康熙五十二年),他终于考得秀才。三年后,他娶妻徐夫人,是年秋他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26岁时(即康熙五十八年),他至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

“客居扬州·结实画友”

30岁时(即雍正元年),其父去世,此时他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由于生活困苦,他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他曾作诗以致哀。

三年后(即1725年),他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后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京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

35岁那年(即雍正五年),他客于通州,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两年后,他作《道情十首》初稿,至39岁那年,徐夫人病殁。他十载扬州,结识许多画友,金农(八怪之首)、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求学通仕·笔耕不辍”

次年(即雍正十年),40岁的郑板桥,于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后中举人,作《得南捷音》诗。他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43岁那年(即乾隆元年),他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次年(即乾隆二年),他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乳母费氏卒。46岁时(即雍正四年),他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卢见曾。第二年,他为诗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

48岁时(即乾隆六年),他入京,候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第二年春,他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并手写付梓。至乾隆八年,50岁的他将《道情十首》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司徒文膏。

“两任知县·为民所系”

51岁那年(即乾隆九年),其妾饶氏生子。他任范县知县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两年后,郑板桥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发生大饥荒,经常发生人吃人现象。

潍县原本繁华大邑,因灾荒连年,救灾便成其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他叹系之,作逃荒行。

54岁这年(即乾隆十二年),时值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次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他随同前往。此间秋熟,潍县灾情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还家行纪其事。

“廉政亲民·难得糊涂”

后为防水浸寇扰,他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他书修潍县城记。期间,乾隆帝出巡山东。他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

56岁这年(即乾隆十四年),其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病世。后他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家书、诗钞,并手写付梓。次年,他撰板桥自序。是年,他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作文昌祠记。

58岁这一年(即1751年),因海水溢,他至潍县北边禹王台勘灾。他理政时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他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深得百姓拥戴。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他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作“难得湖涂”横幅。

“潍县主政·去官卖画”

次年(即乾隆十七年),他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他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他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他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他居官十年,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

60岁这年(即乾隆十八年),他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

“流行书画·浩然正气”

次年(乾隆十九年)他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亭,往来山阴道上。三年后,他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以诗句赠答。这段时期,板桥所作书画作品极多,流传极广。

69岁这年(即1762年),郑板桥画了一幅《竹石图》,一块巨石顶天立地,数竿瘦竹几乎撑破画面。右上角空白处题诗一首,下揿两方名号印。画幅右下方空白处又押上“歌吹古扬州”闲章一方。

郑板桥颠沛了一生,不向各种恶势力低头。其诗题得整整斜斜,大大小小,或在峰峦之上,代之以皴法;或在竹竿之间,使画连成一片;或在兰花丛中,衬托出花叶更繁。画上题诗,宋元即首,并非郑燮始创,但如郑燮之妙,实不多见,妙就妙在各类艺术高度统一。

直至公元1765年1月22日,郑燮卒,享年73岁。后来,康有曾赞其:“乾隆之世,巳厌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这个创作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文学家郑燮,以一生正直高洁的品格传于世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