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考中状元,却被取消成绩,只因名字慈禧不喜欢,后成民国主席

科举制度在封建社会,是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的一种选择人才的方法。经过乡试,府试,殿试这一系列的检验,最后胜出的人,基本是当时比较有才华的精英人物,比起最初的世家推荐制度,优点还是比较突出的。

不过到清末时,这个相对公平的制度已荡然无存了。大家可能都知道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姓刘,名春霖,但真格的细论起来,刘状元的这个第一确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要知道当时是封卷考试,开始是看不到名字的,所以当时慈禧太后对考官选出来的这个第一还是很满意的。而且对于这个考生的一手好字也是赞不绝口,既然觉得这个第一名副其实,那就可以拆开封印了。

可是把名字的封纸一拆,慈禧太后的脸瞬间拉了下来;无其他原因,只因这位才子的名字叫谭延闿。

当时那场所谓的变法风波刚刚平息不久,那个倔强刚硬的谭嗣同让慈禧的膈应劲儿还没过去呢,这又出现一个姓谭的,真是让她怎么看都不顺眼。

不过,在慈禧知道谭延闿的家世后,也不敢真的把他一撸到底。这位谭延闿有个好爹,他的父亲谭锺麟是一方的总督,是个实打实的封缰大吏。

而这位谭公子从小就聪明劲儿十足,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写一手文章,尤其是八股文更是手到拈来。所以,他能考上状元还真不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儿。

最终,慈禧勉强给了他一个不上不下的名次,赐进士出身。不过,从此他在清朝廷的仕途也算是到了头,再怎么努力做事,也得不到升迁的机会了。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几年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革命革命,清政府轰然倒塌,已回到湖南老家的谭延闿积极响应。

自从参加革命后,谭延闿在仕途上一路畅通无阻;晚年时还曾一度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这位被慈禧抛弃的“状元”,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值得一提的是,谭延闿的女儿谭祥后来也成就非凡,她嫁给了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陈诚。除此之外,谭延闿在闲时还喜欢练习书法,研究食物。对于食物,他力求美味还要外观美丽。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就是谭延闿整理并发扬光大的。

1930年九月二十二日,谭延闿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50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